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程肖琴同年适五十述怀二首·其一》
《和程肖琴同年适五十述怀二首·其一》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漫誇要眇美宜修,哀罢江南悔北游。

细水浮花留好咏,极天芳草寄牢愁。

步兵所向无青眼,潘岳相逢已白头。

端恨故家乔木在,烽烟历历望中收。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曹家达所作的《和程肖琴同年适五十述怀二首(其一)》。诗中充满了对个人经历、时代变迁以及对故国之思的深刻感慨。

首句“漫誇要眇美宜修”,以一种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过往追求美好事物的反思,暗示了对这些追求可能带来的虚幻或不切实际的批判。接着,“哀罢江南悔北游”一句,通过对比江南与北方的行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选择的后悔,可能暗含了对某种政治立场或生活道路的反思。

“细水浮花留好咏,极天芳草寄牢愁。”这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细水浮花象征着短暂的美好,而极天芳草则可能代表了远方的希望或理想,但“好咏”与“牢愁”的并置,表明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状态,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忧愁。

“步兵所向无青眼,潘岳相逢已白头。”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步兵指东晋时期的名士阮籍,他以“青眼”表示对人的欣赏,此处反用,暗示诗人面对世事变化,不再轻易表达情感;潘岳则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早年即白发,此处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最后,“端恨故家乔木在,烽烟历历望中收。”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即使烽火连天,战火不断,心中的故乡依然清晰可见,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时代背景以及对国家民族深厚情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和章质夫成都运司园亭诗.月台

雅意待蟾光,烦襟期爽快。

无云点太清,远贤周色界。

天光净琉璃,露下真沆瀣。

勤渠谂后人,宜葺不宜坏。

(0)

减字木兰花·其七简天牖

九年离别。梦里相逢端怕说。携手河梁。

雁噭淮天如许长。鲈鱼正美。白发季鹰聊启齿。

后夜江干。与把梅花子细看。

(0)

送陈漕时权帅还自静州

汉节亭亭晻霭间,邦人多看锦雕还。

初传使者驱千骑,俄见将军定百蛮。

云尽月光依组练,雪消春信满湖山。

伫闻禁掖催颇牧,玉陛归亲咫尺颜。

(0)

将至宋先寄相之二首·其二

清洛日日换好怀,飞英又掠帆影来。

说似同行木上坐,眼中阿相安在哉。

(0)

岩斋

从来谢幼舆,宜置丘壑中。

虎头有妙理,谁谓毛颖工。

崎崎磊磊间,聊复着此翁。

平生乌皮几,不与儿曹同。

(0)

呈王济川

鹁鸪争鸣燕方乳,飞絮忽来萦短麈。

眼底桃花且向人,薄暮东风卷红雨。

江南春尽水如天,谁呼艇子石城边。

急觞到手聊一噱,识字须悲有投阁。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