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榻尘埃书满前,愧无丝竹宴彭宣。
而今又断功名念,只拟躬耕郭外田。
一榻尘埃书满前,愧无丝竹宴彭宣。
而今又断功名念,只拟躬耕郭外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次韵子大四绝(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文化修养和内心世界。
“一榻尘埃书满前”,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渴望与敬畏,以及长时间阅读所积累下来的知识厚重。这里,“一榻”指的是床头或案几旁放置的书卷,而“尘埃”则形象地描绘了书籍被长期搁置而积满尘土的情景。
“愧无丝竹宴彭宣”,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古代圣贤如孔子、曾子等人的敬仰之情。古时,学者们在学习讨论中会用到丝竹(指琴瑟等乐器)来辅助教育,这里的“愧无”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达到那些圣贤境界的自谦。
接下来的两句,“而今又断功名念,只拟躬耕郭外田”,则是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和放弃,以及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这里,诗人表达了要摆脱对功名的追求,而选择一种更为平实且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躬耕”意指亲自耕种土地。
整首诗通过对书籍、古圣贤以及简单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知识、道德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道心不与世心同。
悟知空。
物尘容。
物尘容。
达理明真,应变自然通。
憎爱是非俱不染,游福地,伴松峰。
炼成鹤体碧霄中。
任西东。
访蓬宫。
出了阴阳,仙寿永无穷。
海变松枯真不朽,超三界,从仙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