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十九,有感甲申之变三首·其三》
《三月十九,有感甲申之变三首·其三》全文
明 / 张煌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汉家天仗肃仙班,一掷金椎不复还。

苜蓿祗肥秦塞外,樱桃谁荐晋陵间!

魂招蜀望花同碧,泪染姚华竹尽斑。

何处旌旗皆缟素,好传露布到阴山?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遗臣张煌言在甲申之变后所作,表达了对明朝灭亡的哀悼和对故国的怀念之情。首句“汉家天仗肃仙班”以汉朝天子出行的盛大场面象征昔日的皇家气象,而“一掷金椎不复还”则暗指明朝政权的易手,如同金椎掷出,无法挽回。接下来,“苜蓿祗肥秦塞外”借苜蓿生长于边关,暗示了明朝势力的衰落和外族的侵扰;“樱桃谁荐晋陵间”则是以晋陵之地无人再献樱桃,寓言朝廷无人能延续繁华。

“魂招蜀望花同碧”表达了诗人对故土四川的深深思念,想象那里的花儿依然盛开,但已与现实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泪染姚华竹尽斑”进一步渲染悲情,泪水使竹叶染色,象征着亡国之痛的深重。

最后两句“何处旌旗皆缟素,好传露布到阴山?”描绘出一幅战旗皆白的凄凉画面,暗示了战事的失败和国家的沉沦,希望有人能把哀痛的消息传递到北方的阴山,可能暗指清军的势力范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对明朝覆灭的哀思和对未来的忧虑。

作者介绍
张煌言

张煌言
朝代:明   字:玄著   号:苍水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620—1664年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猜你喜欢

次吴长文见寄时有衡山之役

夜半诗成欲寄君,梦魂飞渡楚江津。

怡怡前日如兄弟,今作东西南北人。

(0)

罢郡游何山

寻山多胜概,辍棹偶留连。

南浦浑无绪,东风忽放颠。

蹊成桃李退,人去蝶蜂喧。

气味馀禅榻,煎茶竹里烟。

(0)

秋日同官游圣感寺晚饮范公亭分韵得须对二字·其二

木末好风来,山头凉月朏。

快哉城上亭,登临吾亦再。

堂堂文正公,精神凛犹在。

杯行且停饮,四座俱起酹。

义气激余衷,豁若挹沆瀣。

此夕饮也清,且无俗子对。

(0)

喜雨

鼎来雨喜动吟笺,顿遣醯鸡舞瓮天。

傅野要观新事业,巫山莫学短因缘。

碧筒便好浮家酿,红粉还羞著老年。

此意自佳君自会,将诗不必众人传。

(0)

送张伯子尚书帅隆兴·其一

舂容听履上星辰,玉笋班中第一人。

暂藉威名分阃寄,剩留风采照廷绅。

何人重记西山雨,老我空伤南浦春。

此去莫贪为郡乐,紫枢黄阁待经纶。

(0)

秋晚矣菊犹未开小诗速之·其一

问讯东篱菊,如今开未开。

不应辜酒伴,宁是欠诗催。

屈指秋将尽,关心日几回。

霜风不相借,何意尚徘徊。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