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山多胜概,辍棹偶留连。
南浦浑无绪,东风忽放颠。
蹊成桃李退,人去蝶蜂喧。
气味馀禅榻,煎茶竹里烟。
寻山多胜概,辍棹偶留连。
南浦浑无绪,东风忽放颠。
蹊成桃李退,人去蝶蜂喧。
气味馀禅榻,煎茶竹里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的《罢郡游何山》,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名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寻山多胜概”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向往和探索,展现了他游历的兴致。次句“辍棹偶留连”则写出他在欣赏美景时的流连忘返。
“南浦浑无绪”中的“南浦”常用来指代送别之地,诗人在这里可能感到离别之情,情绪略显低落。“东风忽放颠”则以东风比喻春天的狂放,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蹊成桃李退,人去蝶蜂喧”两句通过描绘桃花李花凋零、蜜蜂蝴蝶纷飞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春意阑珊的氛围,也寓言了人事更迭与自然变迁。
最后两句“气味馀禅榻,煎茶竹里烟”,诗人将自己置身于宁静的竹林之中,享受着禅意的生活,煮茶品茗,感受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闲适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山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和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