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见君死,直疑君固生。
赋诗无所寄,始复为失声。
鸡窗已三号,不但当既鸣。
恍云秋之中,取酒相与倾。
坐有馈生鱼,欢言事煎烹。
饮我谓杯小,何翅一再行。
落月落未落,犹疑见鲜明。
已焉觉梦尔,起坐神未平。
沧波渺万里,底处寻骑鲸。
怅望莫子语,徘徊空思盈。
我不见君死,直疑君固生。
赋诗无所寄,始复为失声。
鸡窗已三号,不但当既鸣。
恍云秋之中,取酒相与倾。
坐有馈生鱼,欢言事煎烹。
饮我谓杯小,何翅一再行。
落月落未落,犹疑见鲜明。
已焉觉梦尔,起坐神未平。
沧波渺万里,底处寻骑鲸。
怅望莫子语,徘徊空思盈。
这首宋诗是赵蕃对友人赵文鼎的深深怀念之作。诗人以梦境为载体,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不见君死,直疑君固生”,看似矛盾,实则传达出诗人对赵文鼎的深切怀念,仿佛他还活着。接着,“赋诗无所寄,始复为失声”写诗人因无法将思念之情寄托于诗中而失声痛哭。
诗人描述了梦境中的场景,仿佛在秋夜与赵文鼎共饮,共享生鱼之乐,然而这都是梦中的幻象。“落月落未落,犹疑见鲜明”描绘了月光下的模糊记忆,让人难以分辨梦境与现实。梦醒后,诗人感到失落,不知如何寻找赵文鼎的踪迹,只能“沧波渺万里,底处寻骑鲸”。
最后两句“怅望莫子语,徘徊空思盈”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无尽思念,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深怀念。
郁蒸变炎景,雨意含烦暄。
初若霰着枝,须臾如倾盆。
恒旸亦已病,蓄此非朝昏。
梧桐翻旱叶,兰蕙活微根。
望久足慰怀,迎凉敞窗轩。
中伏未及秋,于物犹殷繁。
冻蝇遂敛翼,湿蚁随流奔。
鸟飞压云重,夕明知月昏。
人事无兼遂,漠然惟寒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