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物昌昌遍九州,逍遥好共太虚游。
多情世到玉溪别,说恨天教小杜优。
药院晴线空有影,蓉城花雾竟无谋。
生憎邻舍间歌管,未中思量尽不收。
春物昌昌遍九州,逍遥好共太虚游。
多情世到玉溪别,说恨天教小杜优。
药院晴线空有影,蓉城花雾竟无谋。
生憎邻舍间歌管,未中思量尽不收。
这首清代诗人郑珍的《次韵春感(其二)》描绘了春天万物繁盛的景象,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流连于太虚之间,显得心境逍遥。在玉溪分别之际,诗人的情感细腻,感叹离别之恨,甚至觉得连天公也为之动容,让小杜(唐代诗人杜甫)般的忧愁更加深重。
药院里的阳光下,只有药草的影子空留,而蓉城(成都)的花雾虽美,却未能带来实质的欢聚计划。诗人对邻居的歌舞升平感到厌烦,因为这些世俗的欢乐并未触动他的内心深处,他宁愿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不愿被外物打扰。整首诗通过春景和情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
遥望抱犊山,下有豹子谷。
昔为隐者居,今聚绿林族。
山中豪客多,虎头飞食肉。
无地安渔樵,何处筹耕牧!
嗟乎平地间,长蛇常起陆。
况夫荒荒山,能无丛莽伏!
连绵有峰峦,迢递似平麓。
远视目力穷,近无镜光缩。
路与峄县通,轨辙分横幅。
北向滕、薛都,风轮去何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