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祭芭蕉龙》
《祭芭蕉龙》全文
清 / 牛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藤树密重重,灵蕉带雨浓。

何人曾梦鹿,此地旧潜龙。

云气终朝幻,泉源一脉钟。

神来无殿宇,山半绿苔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幽静的自然景象,通过对藤树、灵蕉、云气、泉水等自然元素的细腻刻画,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中“藤树密重重,灵蕉带雨浓”两句,以藤树与灵蕉作为主体,通过“密”和“浓”两个字,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神秘色彩。藤树的茂密与灵蕉在雨中的浓重,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湿润与生机,也暗示着某种超自然的存在或力量。

“何人曾梦鹿,此地旧潜龙”两句,运用了梦境与历史的隐喻,表达了对过去与未来的遐想。梦鹿可能象征着某种美好的愿望或未实现的梦想,而“旧潜龙”则可能暗指这里曾经有过非凡的历史或传说,或是某种潜在的力量。这种对比,既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也激发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云气终朝幻,泉源一脉钟”描绘了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景象,以及清澈的泉水从不间断地流淌,仿佛是大自然的心跳。这两句通过“幻”与“钟”这两个词,分别表现了云气的瞬息万变和泉水的恒久不变,形成了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和谐对比,体现了自然界中既变化又永恒的辩证关系。

最后,“神来无殿宇,山半绿苔封”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没有宫殿庙宇供奉,却有绿苔覆盖的山半,暗示了自然界的神圣与庄严,无需人为的建筑来彰显其价值。这里的“神来”,既可理解为自然界的神灵,也可解读为诗人内心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自然现象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介绍

牛焘
朝代:清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猜你喜欢

送陈颂南罢官归闽

太丘一疏重朝端,天语亲褒真谏官。

恋阙未宜投劾早,筹时弥觉直言难。

归装千卷添行色,胜地重阳结古欢。

我亦鸳湖垂钓客,南天极望暮云寒。

(0)

游南山

我非皇古人,常怀皇古心。

穷居寡闻见,登彼南山岑。

山中何所有,松柏郁成林。

枝叶扬青蕤,修干直千寻。

思为栋与梁,霜雪自此深。

(0)

孙武私印为渊如观察作·其二

为有英威抵虎符,土花蚀处有模糊。

将军破楚功多日,别铸黄金斗大无。

(0)

登金山塔顶同铁门赋

飞鸟忽在下,此身已上方。

东南浮日月,天地俯青苍。

夜钵归龙子,风幡定鸽王。

不知江水外,何处更茫茫。

(0)

病愈

才命风花不可争,岂堪桂洒斧斤撄。

儿童善病李百药,忧患伤心刘更生。

解脱莫令存我相,衰慵何敢占时名。

从今齐视彭殇理,豫遣邠卿作墓铭。

(0)

桐庐道中杂诗·其一

春风吹客又天涯,帆转青山一叶斜。

日暮愁生江水急,荒亭细雨湿梅花。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