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花底晓霜清,相送郎行一曙星。
喔喔邻鸡声不断,摇鞭应过短长亭。
一重帘隔是天涯,帘外漫漫杨柳花。
乱扑人衣与人面,不知吹落在谁家。
妾家本在小长干,过得江来春又阑。
欲将一书凭雁足,梦魂先到楚云端。
枇杷花底晓霜清,相送郎行一曙星。
喔喔邻鸡声不断,摇鞭应过短长亭。
一重帘隔是天涯,帘外漫漫杨柳花。
乱扑人衣与人面,不知吹落在谁家。
妾家本在小长干,过得江来春又阑。
欲将一书凭雁足,梦魂先到楚云端。
这首诗《别调曲》由清代诗人顾铤所作,描绘了离别时的凄美景象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首句“枇杷花底晓霜清”,以清晨的枇杷花为背景,点明了离别的季节和环境,清冷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油然而生。接着,“相送郎行一曙星”,描述了送别的情景,郎君即将远行,如同夜空中的一颗晨星,短暂而明亮,预示着离别的不舍与无奈。
“喔喔邻鸡声不断,摇鞭应过短长亭。”鸡鸣声不绝于耳,伴随着送行者的摇鞭声,郎君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视线尽头的短长亭。这一场景充满了离别的伤感与孤独。
“一重帘隔是天涯,帘外漫漫杨柳花。”诗人通过帘子的阻隔,形象地表达了距离的遥远,仿佛帘子那一边就是遥不可及的天涯。杨柳花随风飘散,象征着离别后思念的绵延不绝。
“乱扑人衣与人面,不知吹落在谁家。”杨柳花乱舞,不经意间扑上人的衣裳与脸庞,不知它们最终会落在何方。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离别后思念之情的无处不在,可能落入任何一个人的心中。
最后,“妾家本在小长干,过得江来春又阑。”诗人以女子自述,表达自己原本生活在小长干,随着郎君的离去,春天似乎也变得不再完整。这一句既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是对郎君离去后生活状态的描绘。
“欲将一书凭雁足,梦魂先到楚云端。”想要寄一封书信给远方的郎君,只能依靠大雁传递。而自己的思念之情,早已先行到达楚云之上的郎君身边。这里运用了雁传书的典故,以及梦境的比喻,表达了深沉的思念与对郎君的牵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哀愁、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盼,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亦是前朝寺,寺毁空浮图。
嵯峨插霄汉,寂寞守山隅。
老僧见再拜,持斧斫枯株。
曲直任天然,自手搆茆庐。
四壁坚且厚,一径不崎岖。
筑灶近古井,支床叠破书。
扫叶烧不尽,拾粟食有馀。
明月造其堂,猛虎伏其闾。
山前清浅流,可以濯我躯。
鸿雁逐飞云,青天亦有行。
兄弟本四人,仲季歘云亡。
伯窜东海隅,叔留南海旁。
相隔万馀里,东南永相望。
忆昔在长安,膝下共两双。
朝去候门扉,朝回牵衣裳。
忆昔在南国,齐揖事先王。
教训日以严,道义日以康。
忆昔在家园,气力各自强。
读书穷壶兴,落笔竞沅湘。
神异古人遇,举世无文章。
当春二三月,风吹百草长。
登堂献寿酒,散步陟崇冈。
夏日听黄鹂,阴阴亭馆凉。
折荷绿玉池,剥荔黄金床。
桐叶下金井,四围橘柚黄。
薄暮向空阶,联袂延月光。
忽见梅花发,大开楼上窗。
色映枝枝玉,诗成字字香。
好景必同赏,佳酿必同尝。
夜寒必同被,得句必同商。
先子忽见背,血泪尽汪洋。
三载草土中,不离阿母傍。
伯也忽瞿然,团圞非久长。
拜母别诸弟,薙发栖大匡。
仲弟登贤书,云路步前芳。
叔弟薄青衿,欣然慕老庞。
阿季独俶傥,走马少年场。
抱志虽各殊,骨肉不相忘。
一朝日月坠,大地共仓皇。
紫荆长枝折,飘零天一方。
寄书阻兵革,得罪饱冰霜。
远碛听笳吹,回头盼故乡。
前月片纸来,摧胸裂肝肠。
闾井十无一,举家惨罹殃。
叔弟尚伏枕,一命在微茫。
母死恐未葬,弟死谁盖藏。
登山苦无梯,涉河苦无梁。
山木何翛翛,河水何汤汤。
安得高飞翼,驾我以翱翔。
狂雨日下来,白昼黑淋浪。
《秋思》【明·释函可】鸿雁逐飞云,青天亦有行。兄弟本四人,仲季歘云亡。伯窜东海隅,叔留南海旁。相隔万馀里,东南永相望。忆昔在长安,膝下共两双。朝去候门扉,朝回牵衣裳。忆昔在南国,齐揖事先王。教训日以严,道义日以康。忆昔在家园,气力各自强。读书穷壶兴,落笔竞沅湘。神异古人遇,举世无文章。当春二三月,风吹百草长。登堂献寿酒,散步陟崇冈。夏日听黄鹂,阴阴亭馆凉。折荷绿玉池,剥荔黄金床。桐叶下金井,四围橘柚黄。薄暮向空阶,联袂延月光。忽见梅花发,大开楼上窗。色映枝枝玉,诗成字字香。好景必同赏,佳酿必同尝。夜寒必同被,得句必同商。先子忽见背,血泪尽汪洋。三载草土中,不离阿母傍。伯也忽瞿然,团圞非久长。拜母别诸弟,薙发栖大匡。仲弟登贤书,云路步前芳。叔弟薄青衿,欣然慕老庞。阿季独俶傥,走马少年场。抱志虽各殊,骨肉不相忘。一朝日月坠,大地共仓皇。紫荆长枝折,飘零天一方。寄书阻兵革,得罪饱冰霜。远碛听笳吹,回头盼故乡。前月片纸来,摧胸裂肝肠。闾井十无一,举家惨罹殃。叔弟尚伏枕,一命在微茫。母死恐未葬,弟死谁盖藏。登山苦无梯,涉河苦无梁。山木何翛翛,河水何汤汤。安得高飞翼,驾我以翱翔。狂雨日下来,白昼黑淋浪。
https://shici.929r.com/shici/6iCdNCzI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