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日纱窗倦绣天,绣床闲伴玉狸眠。
鬟欹一面卸花钿。
睡起无人春更寂,沉沉帘影阁炉烟。
忽看斗鹊堕帘前。
暖日纱窗倦绣天,绣床闲伴玉狸眠。
鬟欹一面卸花钿。
睡起无人春更寂,沉沉帘影阁炉烟。
忽看斗鹊堕帘前。
这首《浣溪沙十首(其八)》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闺房中的静谧画面。
“暖日纱窗倦绣天”,开篇便以“暖日”与“倦绣”两词,营造出一种慵懒而温馨的氛围。春日阳光透过轻柔的纱窗,洒在绣房内,似乎连时间都变得慵懒起来。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绣床闲伴玉狸眠”,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氛围。绣床上,一只玉狸(可能象征着宠物或心爱之物)与女主人公相伴而眠,共同享受这份闲适与宁静。这里的“玉狸”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含了主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享受。
“鬟欹一面卸花钿”,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女主人公的悠闲状态。她或许刚刚起床,发髻歪斜,头饰散落一旁,透露出一种不经意间的慵懒美。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她的放松状态,也暗示了她内心的自在与随性。
“睡起无人春更寂,沉沉帘影阁炉烟”,这两句将画面推向了高潮。春日的寂静与女主人公的孤独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在无人打扰的环境中,她独自品味着这份宁静,炉烟袅袅升起,与沉沉的帘影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忽看斗鹊堕帘前”,结尾以意外的事件打破宁静,一只斗鹊突然坠落在帘前。这一瞬间的动态打破了之前的宁静,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生动与惊喜。斗鹊的出现,仿佛是大自然对这份宁静生活的一种注脚,提醒着生命中总会有不期而遇的美好与变化。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春日闺房中的静谧与美好,以及其中蕴含的淡淡忧郁与期待。
曾在蓬壶伴众仙,文章枝叶五云边。
几时奉宴瑶台下,何日移荣玉砌前。
染日裁霞深雨露,凌寒送暖占风烟。
应笑强如河畔柳,逢波逐浪送张骞。
秋风歘吸吹南国,天地惨惨无颜色。
洞庭扬波江汉回,虎牙铜柱皆倾侧。
巫峡阴岑朔漠气,峰峦窈窕溪谷黑。
杜鹃不来猿狖寒,山鬼幽忧雪霜逼。
楚老长嗟忆炎瘴,三尺角弓两斛力。
壁立石城横塞起,金错旌竿满云直。
渔阳突骑猎青丘,犬戎锁甲闻丹极。
八荒十年防盗贼,征戍诛求寡妻哭,远客中宵泪沾臆。
火旗还锦缆,白马出江城。
嘹唳吟笳发,萧条别浦清。
寒空巫峡曙,落日渭阳明。
留滞嗟衰疾,何时见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