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其三》
《踏莎行·其三》全文
宋 / 晏殊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0)
注释
碧海:传说中的海名。
瑶台: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
思量:考虑;忖度。
意中人:心中所眷恋或属意的人。
绮席:华丽的席具。
古人称坐卧之铺垫用具为席。
香闺:青年女子的内室。
红笺:红色笺纸。
附:带去。
翻译
碧海波平无险阻,瑶台有路可通行。细思量,当初就该双飞去。想当时,轻别意中人,现如今,山高水远何处寻。
灰尘落绮席,烟雾锁香闺。写好的书信,如何送给你。登高楼极目望远方,萧萧细雨洒梧桐,天已近黄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感伤的画面。"碧海无波,瑶台有路",以大海和仙境的比喻,象征着主人公与意中人之间原本似乎可以畅通无阻的情感之路。然而,"轻别意中人",暗示了他们之间的分离,"山长水远知何处"则表达了对对方去向的迷茫和思念。

接下来的"绮席凝尘,香闺掩雾",通过描绘室内环境的冷清和迷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寂寥。"红笺小字凭谁附",写出了主人公想要传递书信却无人可托的无奈,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以景结情,主人公站在高楼之上,遥望远方直至黄昏,只听到梧桐叶上雨声潇潇,寓言了内心的孤寂和对重逢的期盼。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的婉约词作,情感深沉,意境凄美。

作者介绍
晏殊

晏殊
朝代:宋   生辰:991-1055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猜你喜欢

题康王观

趣在烟霞世味轻,天将庐阜慰西征。

且须细看康王谷,未用遥寻白帝城。

星子地分天上宿,谷帘泉占酒中名。

凌云仙客知多少,肯向风波世路行。

(0)

胜书记蜀僧也和予游玄通一诗用赠讷老韵酬

未向夔门访武侯,禅房杖屦谩通幽。

题诗况有诗僧和,深喜庐山得胜游。

(0)

义夫以赵清献谏垣集易柳文次其韵

文集何须较少多,有无相易共渐磨。

宪台清献柳州柳,唐宋人才未易过。

(0)

次韵洪景卢编修省中红梅

不为怕寒贪睡迟,东君妙意端可知。

雪英零落眼界寂,放此孤瘦红南枝。

蓬莱更向逸远地,草木宁有夭饶姿。

冰容戏作桃杏色,醉脸雅与神仙宜。

江兄蜡友已前辈,黄生后出非同时。

丹心独与劲节侣,疏影共浸清涟漪。

骚人相顾最不恶,何用车马纷蚩蚩。

典衣莫惜共携酒,对华一展思乡眉。

(0)

题双峰资深堂·其一

书生纸上诵糟粕,释子舌端谈葛藤。

道在湛然方寸地,不知深造有谁能。

(0)

闻礼生日

桃水仲春月,蓂阶双荚生。

添丁慰卢老,小子庆徐卿。

禀得中和气,看成远大名。

青春已如许,勉力继家声。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