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已飞花,绿叶生昼阴。
呼童整春服,清溪一啸吟。
时序遽如许,不知情浅深。
夕阳忽在山,轻烟起沉沉。
东风已飞花,绿叶生昼阴。
呼童整春服,清溪一啸吟。
时序遽如许,不知情浅深。
夕阳忽在山,轻烟起沉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句“东风已飞花”以春风拂过,花瓣飘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绿叶生昼阴”则描绘了春日里树叶逐渐茂盛,遮蔽了部分阳光,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呼童整春服,清溪一啸吟”两句,通过诗人的动作和场景的转换,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悠闲生活状态。诗人呼唤童仆整理春装,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随后在清溪边放声吟唱,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时序遽如许,不知情浅深”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情感体验的深刻思考。时间仿佛匆匆而过,让人难以察觉情感的深浅变化,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情感的复杂。
最后,“夕阳忽在山,轻烟起沉沉”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轻烟缭绕的画面,既是对一天结束的写照,也寓意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沉淀与升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悟。
山中岂不乐,奈无田可耕。
傍宅莳荒圃,长夏日閒行。
行倦即独坐,时闻幽鸟鸣。
剪花汰葵冗,护笋观竹成。
诗就意偶到,事罕心无营。
忽复佳客至,取酒相与倾。
熟醉径高卧,颓然忘送迎。
馀龄能几何,聊用遨此生。
三月三十日,唐有穷诗人。
惜春不肯拾,共坐夜达晨。
此得守岁意,事愚意已神。
寸阴以分计,一分直千囷。
窃虑假寐顷,倏忽失我春。
今此九月晦,虚叟尤酸辛。
摇落始云悲,回首忽复陈。
讵忍弃菊旧,遽喜迎梅新。
此身脩至此,尚恐玉有瑕。
自兹脩更脩,庶几宽我涯。
不然轮生角,岂不柅厥车。
故无熊虎卜,亦未梦龙蛇。
学不取临川,文不取永嘉。
诗不取晚唐,有正宁无葩。
真魏吾所师,未觉朱程赊。
此身脩至此,馁死曾何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