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脩至此,尚恐玉有瑕。
自兹脩更脩,庶几宽我涯。
不然轮生角,岂不柅厥车。
故无熊虎卜,亦未梦龙蛇。
学不取临川,文不取永嘉。
诗不取晚唐,有正宁无葩。
真魏吾所师,未觉朱程赊。
此身脩至此,馁死曾何嗟。
此身脩至此,尚恐玉有瑕。
自兹脩更脩,庶几宽我涯。
不然轮生角,岂不柅厥车。
故无熊虎卜,亦未梦龙蛇。
学不取临川,文不取永嘉。
诗不取晚唐,有正宁无葩。
真魏吾所师,未觉朱程赊。
此身脩至此,馁死曾何嗟。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写心五首(其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修养和学术追求的高标准,以及对当时文坛风气的不满。
"此身脩至此,尚恐玉有瑕。" 表示诗人对于自己的品德修养达到了一定的层次,但仍然担心自己可能存在某些不足,就像玉石即使精美也难免有瑕疵一样。
"自兹脩更脩,庶几宽我涯。" 诗人希望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使自己的修养更加完善,从而减少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不然轮生角,岂不柅厥车。" 这句话比喻如果不加以努力改进,就像车轮长出尖锐的棱角一样,必将妨碍行进,造成困难。
"故无熊虎卜,亦未梦龙蛇。" 诗人自信自己的学问和修养,不会像那些庸俗之辈迷信占卜之术,也不曾梦到那些虚幻的荣华富贵。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表达了对文艺追求的严格标准:
"学不取临川,文不取永嘉。诗不取晚唐,有正宁无葩。"
这里分别指出了不同朝代或时期的文学风气,并非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地吸收。
最后两句:
"真魏吾所师,未觉朱程赊。此身脩至此,馁死曾何嗟。"
诗人自认在学术上追随的是魏晋时期的正统之风,对于当时流行的文艺趋势如朱熹、程颐的理学则持保留态度,并未感到迷失。最后,诗人反思自己的生命已到尽头,如果不能达到预期的修养目标,那么即使死去也将无所遗憾。
这首诗通过对自我修养和学术追求的深刻反省,展现了诗人严谨的文学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岁将暮,云帆风卷正凄凉。
见梅花呈瑞,素英澹薄含芳。
千片逞姿向江国,一枝无力倚邻墙。
凝眸望,昨夜前村,雅态难忘。
争妍斗鲜洁,皓彩寒辉,冷艳溥香。
姑射真人,更兼粉傅容光。
梁苑奇才动佳句,汉宫娇态学严妆。
无憀恨,独对光辉,别岸垂杨。
煦煦者和,维时之春。物胥以育,于胥海滨。
胥斯海滨,荣斯欣欣。物斯欣斯,矧伊人斯。
浩浩者流,曰维珠江。萃彼百川,其沛滂滂。
可以济桴,可以载航。无曰德则小,谁哉子量。
丽彼春江,朝阳孔熙。彼山则翠,于江之湄。
中有行舟,其鸣咿咿。维鸥鶒则飞,维鸳鹭则飞。
鸟之扬矣,江之长矣。鸟之悦矣,江之阔矣。
壮哉子观,目云豁矣。莫予物违,形之脱矣。
既载我酒,亦将我殽。酌别春江,其情交交。
其情交交,其行逼逼。水岐路分,维子之适。
作此好歌,以慰戚戚。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傜新唱,谁谓古今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