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出救世旱,泽浃云寻归。
入石了不见,丰功已如遗。
龙骞荐复起,抱石明幽姿。
云乎无定所,隐者当何栖。
云出救世旱,泽浃云寻归。
入石了不见,丰功已如遗。
龙骞荐复起,抱石明幽姿。
云乎无定所,隐者当何栖。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米芾所作,名为《栖云阁》。诗中描绘了云与水的自然循环,以及云在山石间自由飘荡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云出救世旱,泽浃云寻归”描绘了云从天际涌出,以滋润大地,解除旱灾,随后又回归天空的循环过程,体现了云的无私奉献精神。接着,“入石了不见,丰功已如遗”则赞美了云融入山石后,其功德虽已实现,却难以被人察觉,象征着高尚行为的默默无闻。
“龙骞荐复起,抱石明幽姿”运用了龙的形象,比喻云化为龙,再次腾空而起,展现出云的灵动与力量。同时,“抱石明幽姿”描绘了云在山石间形成的独特姿态,既表现了云的坚韧不拔,也暗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最后,“云乎无定所,隐者当何栖”表达了云没有固定居所的特性,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隐居者应当如何安身立命?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的深思熟虑,以及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