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子食牛牛性驯,一鞭斜日过平津。
如何跃马金鞍客,不及逍遥垄上人。
牧子食牛牛性驯,一鞭斜日过平津。
如何跃马金鞍客,不及逍遥垄上人。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牧牛图》描绘了一幅牧童与牛共处的田园画面。首句“牧子食牛牛性驯”,形象地写出牧童喂养的牛只温顺听话,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接着,“一鞭斜日过平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牧童赶着牛群走过平坦的道路,这一场景富有诗意,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
然而,诗人通过对比“如何跃马金鞍客”与“不及逍遥垄上人”,表达了对这种简朴生活的向往。跃马金鞍的客人象征着权贵或奔波忙碌的生活,而“逍遥垄上人”则代表了牧童那种无拘无束、自在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闲适、自由生活的赞美,以及对都市繁华背后的浮躁与疲惫的反思。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狂风吹飞花,烂漫天地间。
春归花已歇,游子亦云还。
言赴庭闱召,行色已在颜。
岂在蓬荜徵,为子驻征鞍。
岂无藜与藿,与子共盘餐。
念子久游行,归得义所安。
及时道当进,为养禄要干。
一吟送子诗,感恻泪沾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