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俟明路,益稷分尧心。
利器必先举,非贤安可任。
吾兄执严宪,时佐能钓深。
天人俟明路,益稷分尧心。
利器必先举,非贤安可任。
吾兄执严宪,时佐能钓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上侍御士兄。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兄长不仅是亲情上的敬重,更有对于其品德和才能的高度评价。
“天人俟明路,益稷分尧心。”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认为兄长具有高尚的人格和远大的抱负,如同古代圣王尧舜一般,能够承担起国家的重任。其中,“天人”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而“俟明路”则是期待着光明正大的道路;“益稷”意为增加粮食,引申为增进、加强之意;“分尧心”则是将心比作尧舜,用以形容兄长胸怀宽广,有着像古圣王那样的伟大抱负。
“利器必先举,非贤安可任。” 这两句强调了在使用尖锐的工具或进行重要决策时,必须要谨慎选择真正有才能和德行的人来承担。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兄长能力与品质的肯定。
“吾兄执严宪,时佐能钓深。” 这两句则具体描绘了兄长在职责上的表现。“执严宪”意味着兄长手握法律和规章,能够严格执行;“时佐能钓深”则形容兄长不仅能够辅助时政,而且还能深入探究事物的根本,这里的“钓”字用得非常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兄长能力上的深度和广度。
整首诗通过对兄长品德和才能的高度赞扬,以及对于其执法严明和治国能力的肯定,展现了诗人对兄长的崇高敬意。王昌龄以其精湛的笔力,将兄弟间的情谊与尊敬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襄垣老人志不群,教子岌岌兴高门。
燕山谏议有阴德,陈氏省华多子孙。
少年孤贫嗟素身,策名仕版期后昆。
报施之道昭而神,蓍布爻象龟灼文。
老人种善如种树,老人视财如视土。
紫衣綵衣事尊俎,恩封乡县爵第五。
七帙告终既寿考,螭首龟趺贲泉户。
君不见草间无闻乱冢何足数,却是当时守钱虏。
昨岁虏骑犯紫荆,辅畿列郡皆震惊。
天子推毂赐金玺,直西妖氛须臾清。
干今下诏防秋蚤,使汝专镇朔方城。
幽州士卒望节钺,刲羊持酒相欢迎。
少时曾营三关阵,老来惯识强胡情。
万金悬赏募死士,拔剑弯弓实汉兵。
坚浚高深壮天险,帐下与之苦乐并。
单干射猎龙山北,征战旧闻飞将名。
敌垒从兹烽火断,边陲无复鼓鼙声。
一曲梅花隔银汉,塞垣秋月为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