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老人志不群,教子岌岌兴高门。
燕山谏议有阴德,陈氏省华多子孙。
少年孤贫嗟素身,策名仕版期后昆。
报施之道昭而神,蓍布爻象龟灼文。
老人种善如种树,老人视财如视土。
紫衣綵衣事尊俎,恩封乡县爵第五。
七帙告终既寿考,螭首龟趺贲泉户。
君不见草间无闻乱冢何足数,却是当时守钱虏。
襄垣老人志不群,教子岌岌兴高门。
燕山谏议有阴德,陈氏省华多子孙。
少年孤贫嗟素身,策名仕版期后昆。
报施之道昭而神,蓍布爻象龟灼文。
老人种善如种树,老人视财如视土。
紫衣綵衣事尊俎,恩封乡县爵第五。
七帙告终既寿考,螭首龟趺贲泉户。
君不见草间无闻乱冢何足数,却是当时守钱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宋褧为李时进撰写的一篇墓表上的诗作,赞扬了李时进的品行和教育成就。首句“襄垣老人志不群”描绘了主人公的非凡气概,他与众不同,有着高尚的志向。接着,“教子岌岌兴高门”强调了他对后代的严格教育,期望家族兴盛。
诗中提到“燕山谏议有阴德”,暗指李时进曾担任过谏议官,他的德行深藏不露,对社会有积极影响。“陈氏省华多子孙”进一步赞美了他的家族繁衍昌盛,得益于他的良好教化。
“少年孤贫嗟素身”转而描述主人公早年的艰辛,但他凭借个人努力,期待子孙能有所作为。“策名仕版期后昆”表达了他对后代在仕途上取得成功的期盼。
“报施之道昭而神,蓍布爻象龟灼文”运用占卜的意象,象征李时进的善行得到了神明的认可,他的美德如同蓍草和龟甲上的吉祥符号。
“老人种善如种树,老人视财如视土”形象地比喻他对待善行和财富的态度,视之如生命般重要,且影响深远。
“紫衣綵衣事尊俎,恩封乡县爵第五”描述了他得到的荣耀和封赏,以及子孙们的显赫地位。
最后,“七帙告终既寿考,螭首龟趺贲泉户”颂扬了李时进长寿并获得丰厚的身后待遇,墓碑装饰华丽。
结尾以对比收束,“君不见草间无闻乱冢何足数,却是当时守钱虏”警示世人,真正的价值不在死后财物,而在生前的德行与贡献,李时进的功绩远胜过那些只知敛财之人。
整首诗通过赞美李时进的品德、教育和功绩,展现了元代士人的理想人格和家风传承。
边烽寂寂尽收兵,宫树苍苍静掩扃。
戎羯归心如内地,天狼无角比凡星。
新成丽句开缄后,便入清歌满坐听。
吴苑晋祠遥望处,可怜南北太相形。
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
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
种植当岁初,滋荣及春暮。
信意取次栽,无行亦无数。
绿阴斜景转,芳气微风度。
新叶鸟下来,萎花蝶飞去。
闲携斑竹杖,徐曳黄麻屦。
欲识往来频,青芜成白路。
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
借问萱逢杜,何如白见刘。
老衰胜少夭,闲乐笑忙愁。
试问同年内,何人得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