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不能饮,高人方醉眠。
衣裳侵石冷,冠帻挂云偏。
地迥星联户,风澄露满天。
冥冥清夜过,惊起问初筵。
对酒不能饮,高人方醉眠。
衣裳侵石冷,冠帻挂云偏。
地迥星联户,风澄露满天。
冥冥清夜过,惊起问初筵。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伯友夜半酒醒戏举一首》描绘了一幅深夜饮酒后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自己在酒醒后的情境:面对美酒却无法再饮,显示出他对高雅之人的敬仰,暗示朋友的醉眠正是高人风范。衣物因石冷而显得更加寒意逼人,头上的冠帻也似乎被高挂于云间,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夜晚的寂静和清冷。
诗人抬头望见远方的星空映照入门户,风声静谧,露水满天,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清幽的氛围。在这漫长的清夜中,诗人悄然醒来,不禁回想起之前的宴饮,流露出一丝惊讶与回味。整首诗通过细节描绘和情境渲染,展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深夜静思的感慨。
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
缥缈鸿鹄上,众目焉能玩。
子从淮海来,一喙当百难。
师儒有韩孟,拭目互惊惋。
老生时在傍,缩手愧颜汗。
黄公金华伯,莞尔回一眄。
彼方试子难,疾前不应懦。
要当攻石坚,切作抟沙散。
桓璧虽具美,砻错加璀璨。
我老不足畏,后生何可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