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南安钱知军佖·其一》
《挽南安钱知军佖·其一》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风雅犹家学,精明独吏师。

与人无轸域,于道不磷缁。

天理终堪信,乡评久更思。

见公虽已晚,恸哭为相知。

(0)
翻译
高尚的风度如同家族传统,精细明察如同官吏楷模。
他待人不分界限,坚守道义不被世俗污染。
自然法则始终值得信赖,家乡的评价长久以来都铭记在心。
虽然见到您已不算早,但悲伤的哭泣表达了深深的相识之谊。
注释
风雅:高尚的风度。
犹:如同。
家学:家族传统。
精明:精细明察。
独:独一无二。
吏师:官吏楷模。
轸域:界限。
磷缁:世俗污染,指保持清白。
天理:自然法则。
堪信:值得信赖。
乡评:家乡的评价。
虽已晚:虽然不算早。
恸哭:悲伤的哭泣。
相知:相识且深深理解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为悼念故人钱知军所作。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逝者品德和才学的颂扬,以及对其生前交往的回忆,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哀思。

首句“风雅犹家学”点明钱知军的文学素养和家族背景,他的文化修养如同家传。紧接着,“精明独吏师”则强调其在官场上的卓尔不群,品格高洁,堪称楷模。

中间两句“与人无轸域,于道不磊缁”描绘了钱知军待人接物的态度,他的人缘宽广,没有私心杂念,对待世事也持平常心,不为外界纷争所扰。

尾联“天理终堪信,乡评久更思”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评价如同天理一般不容置疑,同时乡里的公论也是时间长久之后仍旧被人们怀念。

末句“见公虽已晚,恸哭为相知”则是诗人对于未能及时与钱知军相见的遗憾,以及在他去世后无法抑制的哀痛之情。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美好的回忆和悼念,表达了深沉的友情和对往昔岁月的怀恋。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送声父

罗浮主人袁公发,伟才逸气千人杰。

二子轩昂有父风,妙年趣向天然别。

邑之子弟亦好儒,远来迎子求师模。

子非往教求即应,龟筮有决前光孚。

春风正好偕行乐,子如健翮摩天鹗。

秋闱从此卜亨途,回谢卑污翥寥廓。

为我殷勤问袁君,夺人所好非前闻。

(0)

秋怀三首·其三

江远莼鲈晚,径荒松菊寒。

近知秋信好,更觉旅怀宽。

远杵风催急,横琴夜向阑。

飘零莫惆怅,吾道久艰难。

(0)

咏史·其一荀彧

乱离拣得一枝栖,得道争知却是迷。

曹操若逢诸葛亮,暮年当作汉征西。

(0)

春晚书怀三首·其三

老客天涯心尚孩,惜春直欲挽春回。

长绳纵系斜阳住,右手难移故国来。

暑近蚊雷先隐辚,雨前蚁垤正崔嵬。

茹芝却粒终无术,万事惟须付一杯。

(0)

题夷坚志后

笔近反离骚,书非支诺皋。

岂惟堪史补,端足擅文豪。

驰骋空凡马,从容立断鳌。

陋儒那得议,汝辈亦徒劳。

(0)

宿监中偶作

流落归来两鬓丝,此生真愧北山移。

数残宫漏寒无寐,开尽梅花病不知。

同舍破甘醒宿酒,故人折简索新诗。

生涯可笑清如许,枉是京尘扑马时。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