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邺城引》
《邺城引》全文
清 / 曹尔堪   形式: 古风

清漳浊漳注城外,城上愁云大如盖。

高台峨峨生暗尘,白杨萧萧起天籁。

君不见邺中全盛时,玳瑁楼前珠箔垂。

南皮沉李公子醉,西园树葆美人随。

建安黄初一朝变,千载繁华等流电。

紫狐夜啸甄氏宫,绿草霜凋武皇殿。

秋风客思真悲哉,道傍疑冢空蒿莱。

月明绕树乌三匝,犹逐当年铜雀来。

(0)
鉴赏

此诗《邺城引》由清代诗人曹尔堪所作,描绘了邺城往昔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句“清漳浊漳注城外”,以“清”与“浊”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漳河的景象,既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也预示着繁华与衰败的交替。接着“城上愁云大如盖”,以“愁云”渲染出一种沉重压抑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高台峨峨生暗尘,白杨萧萧起天籁”,通过“高台”、“暗尘”、“白杨”、“天籁”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邺城的荒凉景象,同时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君不见邺中全盛时,玳瑁楼前珠箔垂”,诗人通过反问,将读者带入往昔的繁华场景,玳瑁楼前珠帘低垂,描绘了一幅奢华而热闹的画面,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

“南皮沉李公子醉,西园树葆美人随”,继续展现邺城昔日的豪奢生活,南皮、西园,公子、美人,这些词汇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贵族的享乐气息。

然而,“建安黄初一朝变,千载繁华等流电”,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建安黄初时期的一朝之变,使得千年的繁华如同闪电般消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紫狐夜啸甄氏宫,绿草霜凋武皇殿”,通过“紫狐夜啸”、“绿草霜凋”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邺城的荒凉与衰败,甄氏宫与武皇殿的破败景象,象征着往昔荣光的消失。

“秋风客思真悲哉,道傍疑冢空蒿莱”,秋风中,游子的思乡之情格外悲凉,道路两旁的疑冢,荒草丛生,更添了几分凄凉与哀伤。

最后,“月明绕树乌三匝,犹逐当年铜雀来”,在月光下,乌鸦环绕着树木,似乎还在追寻着当年铜雀台的影子,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追忆,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不可逆转。

整首诗通过对邺城往昔繁华与今日荒凉的对比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悼。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历史咏叹之作。

作者介绍

曹尔堪
朝代:清

曹尔堪,清(1617---1679)字子顾,号顾庵,浙江嘉兴籍,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博学多闻,工诗,为柳州词派盟主,尔堪善作艳词,多是宴饮狎妓之作。与宋琬、沈荃、施闰章、王士禄、王士祯、汪琬、程可则并称为“海内八大家”或“清八大诗家”。善书、画,不轻授人,故罕流传。卒年六十三。有《南溪词》二百三十余首传世。
猜你喜欢

蚕妇吟二首·其一

九日三眠火力齐,五朝又报四眠时。

辛勤一月方能茧,缲得成丝却卖丝。

(0)

蚕妇吟二首·其二

扫下乌儿毛样细,满箱桑叶剪青柔。

大姑不似三姑巧,今岁缲丝两倍收。

(0)

次范无外孙花翁游法喜寺韵二首·其二

江流环合路纡回,香火千年地少埃。

佛法本从方寸起,逢人刚道自西来。

(0)

古意

悠悠涧边人,溅溅涧中水。

水流无返时,人生流水耳。

(0)

一线泉

银潢万丈下嵯峨,想是天孙挂玉梭。

休道此泉丝样小,涓涓将见作江河。

(0)

句·其一

坐来夜半天河转,挑尽寒灯心自知。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