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枝词·其一》
《竹枝词·其一》全文
明 / 屠隆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木槿编笆土筑墙,田家住在水中央。

四月穿绵六月冷,门前夜夜稻花香。

(0)
鉴赏

这首《竹枝词(其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人生活的艰辛与自然的美好。

首句“木槿编笆土筑墙”,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农舍的朴素风貌。木槿作为篱笆材料,既体现了乡村的自然与质朴,也暗示了农人的勤劳与智慧。土筑的墙壁,更显现出农舍与大地的紧密联系,以及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田家住在水中央”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水中央”这一意象,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农舍所处的地理位置——靠近水源,便于灌溉和生活用水,同时也隐喻了农人与水的关系密切,水是他们生活与生产的命脉。

接下来,“四月穿绵六月冷”描述了农人生活的不易。四月天气转暖,本应是脱去冬衣的时候,但农人却仍需穿着棉衣,暗示了春寒料峭的气候条件对农事的影响;而“六月冷”则可能是在特定年份或地区出现了异常的气候现象,或是农事繁忙导致的身心疲惫,使得农人感觉格外寒冷。这两句通过对比,凸显了农人面对自然环境挑战时的坚韧与适应能力。

最后,“门前夜夜稻花香”则以诗意的笔触收尾,将自然之美与农人生活的温馨和谐融为一体。稻花的香气不仅带来了丰收的希望,也渲染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这句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农人辛勤劳动成果的赞美,以及对乡村生活质朴美好的向往。

整体而言,《竹枝词(其一)》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江南农村的生活场景,既有对农人辛劳的同情,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生活气息的佳作。

作者介绍
屠隆

屠隆
朝代:明

屠隆(1544-1605年),字长卿,一字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浙江鄞县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万历五年中进士,曾任礼部主事、郎中等官职,为官清正,关心民瘼,后罢官回乡。屠隆是个怪才,好游历,有博学之名,尤其精通曲艺。屠隆不但写戏编戏,还演戏,其家中便自办有戏班,还掏钱聘请名角。其戏曲主张“针线连络,血脉贯通”,“不用隐僻学问,艰深字眼”,他甚至编导过整出戏无曲,宾白演出始终(话剧的雏形),广受欢迎。
猜你喜欢

题十美图·其八

东观书成帝用嘉,能将事业洗铅华。

闺中韵事从头数,几个名姝号大家。

(0)

题十美图·其二

蕉簟清凉珊枕明,凉侵玉骨醉初醒。

绿云一朵西风里,低衬仙裙上画屏。

(0)

怀瑞麟姊

一声啼鴂觉春阑,怀旧离魂不自宽。

犹忆绣床人病起,殷勤频为嘱加餐。

(0)

秋怀

残暑方销歇,西风已渐凉。

高柯怜坠叶,疏雨咽寒螀。

入梦新愁积,思家旧恨长。

百年应几许,端的为谁忙。

(0)

无子自叹

春到园林草尽芽,天桃何事不开花。

晓来对镜临妆坐,羞见朝阳上碧纱。

(0)

旅中秋日

忧危只有客心微,赢得湖光蔽竹扉。

囊有新诗聊寄赏,家存旧壁亦怀归。

青山断处饶红叶,黄菊开时少白衣。

近水阴晴容易过,忽惊风雨打窗飞。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