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芳未动城南路,一一僧檐有竹看。
政尔尘埃能自表,故应悠久澹相安。
长杨晓猎干戈肃,古棘春朝万玉寒。
碧眼阿师来授记,化龙飞去抑何难。
水芳未动城南路,一一僧檐有竹看。
政尔尘埃能自表,故应悠久澹相安。
长杨晓猎干戈肃,古棘春朝万玉寒。
碧眼阿师来授记,化龙飞去抑何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良臣的作品,名为《次韵持上人题延庆寺清玉轩》。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并融入禅意的山水田园诗。
"水芳未动城南路,一一僧檐有竹看。"
这两句描写了城南的一条静谧小径,沿途是未被打扰的清澈溪流,以及散布在寺庙屋檐间的竹影。诗人通过这种宁静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政尔尘埃能自表,故应悠久澹相安。"
这里“政尔”是对僧人的尊称,“尘埃”指的是红尘俗世,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于长期内心平和状态的向往。
"长杨晓猎干戈肃,古棘春朝万玉寒。"
“长杨”可能是指杨柳树,常在早晨(晓猎)时分外显其姿态;“古棘”则像是对历史悠久的象征。诗中的意境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严肃美感。
"碧眼阿师来授记,化龙飞去抑何难。"
最后两句,通过“碧眼阿师”形象传递了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气氛,“化龙飞去”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比喻,表达了对于精神提升和超脱凡尘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象,而且蕴含着深厚的禅意与哲思,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禅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