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卜居石塘》
《拟卜居石塘》全文
明 / 张穆   形式: 古风

郁郁市上尘,殷殷大道辙。

曾见朝荣人,夕与浮云灭。

老去消妄缘,贫乐存微节。

安能久蒙淄,缟衣使之涅。

有山罗浮阳,有水如沧浪。

朱霞灿奇木,立壁呈帆樯。

问俗得葛天,井里惟农桑。

白屋架崖岫,澄渊涌石塘。

此去若武陵,红树为仙乡。

吾将移畚笠,放犊芳洲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以“郁郁市上尘,殷殷大道辙”开篇,对比了繁华都市的喧嚣与尘埃,与后文所描绘的清新自然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渴望。

“曾见朝荣人,夕与浮云灭。”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流转,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强调了诗人对永恒不变的自然之美的追求。接下来,“老去消妄缘,贫乐存微节。”则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过着简朴而快乐的生活。

“安能久蒙淄,缟衣使之涅。”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缟衣”象征纯洁与高洁,表达了诗人不愿被世俗的污浊所侵蚀,希望保持心灵的纯净和高尚品质的决心。

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生活图景:“有山罗浮阳,有水如沧浪。朱霞灿奇木,立壁呈帆樯。”山川壮丽,水波荡漾,奇木繁茂,壁立千仞,仿佛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

“问俗得葛天,井里惟农桑。”通过引用古代传说中的葛天氏之民,以及井边农桑的日常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淳朴、和谐社会生活的向往。

最后,“白屋架崖岫,澄渊涌石塘。”描绘了居住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预示着诗人即将找到理想的栖息之地。“此去若武陵,红树为仙乡。”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或隐逸生活的憧憬。

“吾将移畚笠,放犊芳洲旁。”诗人决定放下劳作的工具,让牛羊在芳香的洲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理想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张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为房仲赠姬人时斋素独居一室

尽抛铅粉着袈裟,长日焚香诵法华。

不学杨枝辞白傅,暂同桃叶住王家。

台深弄玉鸾箫断,殿锁飞琼鹤驭遐。

自是莲花离火宅,子猷狂兴为谁赊。

(0)

十九日为大士诞辰司马公施像庵中适余为友人邀游别墅奉寄四章·其四

玉树金襕百宝陈,低眉睊目坐阳春。

暂来东土依檀越,谁道西方得美人。

净妙总因圆觉相,庄严元是法华身。

君看一传琅琊后,大觉从教万古论。

(0)

别殷无美

桃花红照白纶巾,去住阳关各惨神。

杜宇竞催题赋客,伯劳如送和歌人。

何惭骏骨还青海,独探骊珠上紫宸。

四十成名君岂暮,九重开阁在平津。

(0)

张使君招饮舟中作

五马喧传瀫水傍,含杯犹记旧高阳。

自呼南郭幽人至,相对西台御史狂。

地挟双流萦画舸,天垂千障落胡床。

接䍦颠倒休辞醉,同是当年白面郎。

(0)

寄问喻邦相病时中秋前二日

咫尺牙旗越水头,招寻犹滞木兰舟。

羊裘万里归风雪,龙剑三旬隔斗牛。

沈约病馀偏瘦损,虞卿书就任穷愁。

生憎后夜双溪月,独照胡床八咏楼。

(0)

君禹病疟二月馀余过访不能数语情殊恋恋途中追忆再成二律奉寄·其一

一舸芦花正夕阳,题诗秋色照河梁。

风惊宋玉三秋鬓,露浥相如万古肠。

剑色飞扬闽海外,琴心憔悴越溪傍。

途逢伯乐应相笑,几度盐车扼太行。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