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金襕百宝陈,低眉睊目坐阳春。
暂来东土依檀越,谁道西方得美人。
净妙总因圆觉相,庄严元是法华身。
君看一传琅琊后,大觉从教万古论。
玉树金襕百宝陈,低眉睊目坐阳春。
暂来东土依檀越,谁道西方得美人。
净妙总因圆觉相,庄严元是法华身。
君看一传琅琊后,大觉从教万古论。
此诗描绘了一幅庄严而神秘的佛像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佛像的神圣与威严。首句“玉树金襕百宝陈”以“玉树”、“金襕”和“百宝”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佛像周围装饰的奢华与精美,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华贵的氛围。接着,“低眉睊目坐阳春”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佛像的姿态描绘得生动而宁静,仿佛在温暖的春日里静静地坐着,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平和之感。
“暂来东土依檀越,谁道西方得美人”两句,通过对比东西方,表达了对佛像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佛像超越地域界限的普遍意义,以及它对人们心灵的吸引与慰藉。接下来,“净妙总因圆觉相,庄严元是法华身”则进一步揭示了佛像内在的智慧与慈悲,强调了其作为佛法象征的神圣性。
最后,“君看一传琅琊后,大觉从教万古论”两句,以历史的视角,强调了佛像及其所代表的佛教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如同琅琊之后的历史记载一般,永远被铭记与传承。整首诗通过对佛像的描绘与赞颂,不仅体现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与敬仰,也蕴含了对智慧、和平与永恒价值的追求与向往。
使君园中花,造物勤管领。
佳人含朝酒,风软吹莫省。
正应武陵裔,或写瑶池影。
谁云六果下,实抱千岁永。
得地倍秾华,无人亦妍整。
舞困霞衣翩,妆早燕脂冷。
玉堂摛藻笔,一顾长光景。
谁识劝农心,殷勤待遗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