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巳腊月十三日家慈大人八十有六生日恭赋·其二》
《己巳腊月十三日家慈大人八十有六生日恭赋·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麻姑白发七朝身,带闰参差已九旬。

门下三千酿酒客,堂前六十弄雏人。

纷纷䰀鬌教扶手,一一酥醪要入唇。

孩笑未知吾老大,莱妻少艾亦忘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庭中长辈寿辰的温馨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与生活细节。

首联“麻姑白发七朝身,带闰参差已九旬”,以“麻姑”比喻年迈的长者,形象地描绘了她历经多个朝代,岁月的痕迹在她的白发和皱纹中显现,已经度过了接近九十个春秋。这里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漫长,也暗示了家族的悠久历史。

颔联“门下三千酿酒客,堂前六十弄雏人”,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家中酒香四溢,宾客满座的热闹景象,以及堂前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欢乐场面。这一联不仅展示了家庭的繁荣与和谐,也反映了长辈对后辈的关爱与影响。

颈联“纷纷鬢鬌教扶手,一一酥醪要入唇”,细致描绘了长辈在照顾后辈时的耐心与细心,无论是梳理纷乱的头发,还是品尝美味的酒酿,都充满了爱意。这一联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扶持与情感交流。

尾联“孩笑未知吾老大,莱妻少艾亦忘贫”,通过孩子们的笑声和莱妻(古代对老年妇女的称呼)的无忧无虑,侧面表现了家庭氛围的轻松愉快,即使面对生活的艰辛,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这一联巧妙地传达了家庭成员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家庭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一个大家庭的温馨与和谐,以及长辈对后辈的关爱与家庭成员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游金山寺三叠苏轼韵

赵宋诗人许坡翁,雄才磅礴富似海。

创为险韵再三叠,妙理无在无不在。

偶然游戏参伽陀,横江那畏排山波。

中江长老一握手,故乡情谊何其多。

伏牛山下重舣楫,风物撩人如昔日。

旧编翻读和苏章,欲效其为面先赤。

强颜倚槛安吟魄,甲乙宁须较白黑。

花红柳绿春正明,人所习见谁言惊。

子瞻磊落颇卓识,飞燄江心见何物。

英雄欺人力拔山,设奇盖欲晓彼顽。

归欤何事不得已,底藉定盟有如水。

(0)

赐苏州巡抚陈宏谋

外吏中惟久,由来繁钜胜。

体予视伤切,谓尔布恩能。

必有远猷赞,宁惟苦节称。

金阊诚富庶,返朴最相应。

(0)

惠济祠

河畔崇祠金碧煌,蓬莱祗在水中央。

载瞻凤戺还龙户,永奠内清与外黄。

功在民生宜祀典,德惟坎济受天庆。

祷之久矣宁因已,惠我黔黎识不忘。

(0)

晴三首·其二

路放琅琊遵海南,桥过沂水境临郯。

万民迎跸情亲切,露冕南巡逮此三。

(0)

羊祜城

桑梓犹传仆射城,岘山堕泪感舆情。

由来仁胜功远矣,元凯沈碑空好名。

(0)

填仓日作

饼节途中度,民风取次探。

炊烟村树引,凘水野桥含。

问俗新棉有,充庖嫩韭堪。

落蓂才数十,积谷廑馀三。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