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杭之西天柱峰,下有石洞蟠苍龙。
斋居无尘山四合,仙人宴坐空翠中。
夜扪北斗罡气接,晨吸东日精光通。
醉凌高风驾白鹤,笑视黄庭驱玉童。
人间自有赤松子,方外或友洪崖公。
丹泉吹阴晓雾碧,野果变色秋山红。
献酬且尽琉璃钟,谈笑便是蓬莱宫。
肯如金粟衰病翁,散花丈室谈虚空。
馀杭之西天柱峰,下有石洞蟠苍龙。
斋居无尘山四合,仙人宴坐空翠中。
夜扪北斗罡气接,晨吸东日精光通。
醉凌高风驾白鹤,笑视黄庭驱玉童。
人间自有赤松子,方外或友洪崖公。
丹泉吹阴晓雾碧,野果变色秋山红。
献酬且尽琉璃钟,谈笑便是蓬莱宫。
肯如金粟衰病翁,散花丈室谈虚空。
这首诗描绘了馀杭西天柱峰下的一处神秘石洞,宛如苍龙盘踞,环境清幽,适合修行者静心斋居。四周山峦环抱,仙人在此悠然独坐,仿佛与天地灵气相通。夜晚,诗人仰望北斗,感受其罡气;清晨,则沐浴东升旭日的精华。他想象自己乘风而行,驾驭白鹤,笑对仙境中的玉童。诗人寓言人间仍有像赤松子那样的高士,或许能与方外的洪崖公成为朋友。洞霄山的泉水在晨雾中吹出清凉,野果也因秋色而变红,诗人与朋友们在斋中举杯畅饮,谈笑间仿若置身于蓬莱仙宫。然而,他并未忘却现实,自比为金粟衰病的老翁,即使在简陋的丈室中,也能散花论道,探讨宇宙的虚无。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超脱世俗的向往。
我家凌云君蒋城,古佛小大犹弟兄。
我痴如佛君甚武,一日放光来四明。
人皆谓君佛出世,趺坐说法如雷霆。
翠山自古龙象窟,春风十里开林坰。
钟声况近王谢宅,一见为君须眼青。
全提佛祖末后句,无败吾事由叮咛。
扶摇直上九万里,顷刻变化抟青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