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肩舆入山至圣恩寺》
《肩舆入山至圣恩寺》全文
清 / 夏孙桐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山深溪渐狭,箯舆替轻?。陟冈赴脩径,度林拂横条。

诸巘时异色,万松如涌潮。

前趋蚁磨旋,后顾螺鬟招。

豁然见平楚,湖波相拱朝。

精蓝据地脉,飞宇淩峰椒。

名区识初祖,培塿皆废祧。

跻攀自兹始,萝磴风萧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竹轿深入山中,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开篇“山深溪渐狭,箯舆替轻?”,以简练之笔勾勒出山势的险峻与溪流的狭窄,竹轿替代了轻便的行进方式,暗示了旅程的艰辛。接着,“陟冈赴脩径,度林拂横条”,描述了攀登山冈,穿越密林的过程,横枝拂面,生动展现了山林的幽静与生机。

“诸巘时异色,万松如涌潮”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峦变幻的颜色比作潮水,将茂密的松林比作涌动的潮汐,形象地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壮丽与多变。接下来,“前趋蚁磨旋,后顾螺鬟招”,通过“蚁磨旋”和“螺鬟招”的比喻,生动描绘了前行与回顾时的景象,既有动态的生动感,也蕴含着对过往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期待。

“豁然见平楚,湖波相拱朝”两句,描绘了从山中豁然开朗,见到平原与湖泊的景象,湖波仿佛在向朝阳拱手致敬,营造了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氛围。最后,“精蓝据地脉,飞宇淥峰椒”写出了寺庙坐落在大地的脉络上,其建筑高耸于山峰之上,体现了宗教场所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名区识初祖,培塿皆废祧”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尊重与感慨,指出这里是佛教初祖的圣地,即便是小土丘也已废弃了祖先的祭坛,强调了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全诗以自然景观的描绘为主线,穿插人文历史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文化遗迹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夏孙桐
朝代:清

宇闰枝,晚号闰庵。出身书香世家。光绪壬午举人,壬辰进士,翰林院编修。戊戌、癸卯两充会试同考官,庚子、辛丑简任四川、广东乡试副主考。丁末,出任浙江湖州知府。民国初,夏应聘入都,纂修清史稿。徐世昌辑清儒学案、晚晴簃诗汇,夏孙桐曾主其事。夏是近代著名词人,著有悔龛词。诗作有观所尚斋诗存。享年八十五岁(一八五七—一九四二)。
猜你喜欢

北风

北风三日寒凛然,又吹河水作琼田。

渔人欲下九囊网,贾客愁胶万斛船。

霜鸿独宿时惊夜,野鸭群飞欲上天。

闻说楚城春意早,菊沟云暖酒如泉。

(0)

竹友轩诗

省郎高节夐无尘,交好宜为竹所亲。

风细秋声传玉佩,月明寒影上纶巾。

瓦盆酌酒还相对,拄杖敲门故不嗔。

亦欲从君分半席,渭川何处是通津。

(0)

度梅岭

江广东西此路分,千峰迢递入层云。

山川元气有关隔,风土殊方异见闻。

驷马安车宜并驾,六丁栈道可齐勋。

曲江祠古苍松在,长锁烟霞五色文。

(0)

寄答刘仲修

常怀巨岭访仙期,更忆东昌对酒时。

四海风尘馀濩落,十年文雅擅瑰奇。

著书已辨鱼虫古,览德犹嗟凤鸟迟。

喜得新诗千遍读,夜寒霜管不胜吹。

(0)

春归

东风吹雨过横溪,两岸阴阴万木齐。

江黑未看王鲔上,山青偏听子规啼。

停舟远客劳相问,载酒佳人忆共携。

春色又归愁未醒,南园花落草萋萋。

(0)

漫兴

山下碧溪浑欲平,溪边春事总关情。

定巢紫燕忽双过,隔水雏莺时一鸣。

冻入秧畦愁近雪,光涵风浦爱新晴。

南园草绿无人到,应是满林春笋生。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