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
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时。
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
更惭君侍坐,问许可言诗。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
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时。
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
更惭君侍坐,问许可言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凝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和命运的自我反省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开篇"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两句,诗人感叹自己的才能有限,命运多舛,不禁自我哀叹,同时也充满了自我怀疑的情绪。
接着"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时"表明在遭遇良友的美好时光里,即便是被贬官也能保持公正无私的品格。这里"好交"指的是诗人与侍郎之间的深厚情谊,而"黜落至公时"则展示了诗人即使在不利的情况下,也能够坚守自己的操守。
"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一句,以比喻的手法形容友情如同清澈的玉液,但这份情谊似乎没有实现的途径,而穿杨(比喻努力向上)尚未有成果,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不舍。
最后两句"更惭君侍坐,问许可言诗"则是诗人在侍坐与侍郎交谈时,更感到愧疚,询问是否可以畅谈自己的诗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诗人的谦逊态度以及对交流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隐喻等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独白和对友谊的珍视。
想前此。阁下薇花乍紫。
横栏曲、半臂荔红,卷发新梳理黄子。按鹍弦第四。
忽地。吴头楚尾。
看看远、海雁又来,眼底空留数行字。思量那年事。
不合启厢东,夜雨灯暗,桃花,误赚刘郎至。
奈三载寒食,一朝欢聚,手把窄袜弄花绮。
那知梦儿里。倚徙。病初起。况翠帐寒生,晚秋天气。
暮暮朝朝向谁是。纵迢递关山,梦魂堪寄。
知他去处是百里。是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