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汉宫春·其一会稽蓬莱阁观雨》
《汉宫春·其一会稽蓬莱阁观雨》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汉宫春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0)
注释
汉宫春:词牌名,又名“汉宫春慢”“庆千秋”。
双调九十六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另有双调九十六字,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八句五平韵;双调九十四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等变体。
会稽:地名,在今浙江绍兴。
蓬莱阁:旧址在今浙江省卧龙山下。
秦望山:在会稽东南四十里处。
须臾:形容时间短。
天籁:大自然的音响。
这里指风。
万窍:《庄子·齐物记》中有“······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 则万窍怒号。

若耶溪:河名,在会稽南。
倩:请。
美人:指西施。
传说西施曾经在若耶溪上浣纱。
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为了报仇,使用美人计,把西施送给吴国,后吴国被越国灭亡。
麋:鹿的一种,俗称四不像。
姑苏:这里指姑苏台,吴王曾与西施在此游宴。
王亭谢馆:王、谢为东晋豪门贵族,山头子弟很多,多住在会稽。
王亭谢馆泛指他们在会稽一带的游乐场所。
翻译
看秦望山上乱云飞渡,暴雨倾注,犹如江湖倒泻下来。不知道是云化为雨,还是雨化为云?万里长空,西风劲吹,乌云瞬间变幻消失。回首倾听明月星夜天籁长鸣,人间万千洞穴的呼号似山崩雷震!
是谁将若耶溪畔的美女西施献给吴王,导致吴国灭亡,只剩下麋鹿出没在姑苏台?至今越国人仍盼望西施坐船归来。一年已到年底了,何不演奏乐器以示欢乐?难道君看不见古代王、谢望族的亭台楼阁,而今只剩凋残的树木,寒烟清冷,孤寂的乌鸦仍在呼唤着离魂!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汉宫春·其一·会稽蓬莱阁观雨》,描绘了在秦望山头所见的雨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词中以自然景象开篇,"乱云急雨"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风雨交加的场景,"倒立江湖"则富有动态感,仿佛天地颠倒。词人对云雨变化的疑问,寓言人生无常,暗示世事如过眼云烟。

接着,词人将视角转向远方,"长空万里"与"西风"相映,表现了空间的广阔和时间的流转,"变灭须臾"揭示了大自然的瞬息万变。"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描绘出风雨过后,天地间回荡着自然的声音,象征着生活的喧嚣与宁静。

下片引入历史典故,"若耶溪"和"麋鹿姑苏"暗指隐逸生活,表达了词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故国人望"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一舸归欤"流露出淡淡的乡愁。最后,词人以"岁云暮矣"感叹时光流逝,"鼓瑟吹竽"象征着闲适的生活方式,而"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则以凄凉的景色收尾,寄寓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写景抒怀,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深沉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辛弃疾豪放而又深情的词风。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次李宜庵韵

心静还知丈室宽,酒酸犹博片时欢。

十年人似齐门瑟,半世文多楚相冠。

感此孤虫催岁暮,飘然旷野履霜寒。

乡村寂寞眠常早,月压柴荆未出看。

(0)

闻邻女哭声

閒看征雁立花阴,处处西风落叶惊。

我为相思肠欲断,不堪又听断肠声。

(0)

题春草堂·其二

十载重游地,孤城带落晖。

西园迷旧迹,北渚长新矶。

玉树人俱尽,金庭事已非。

何须闻短笛,独立自沾衣。

(0)

同洵芳航海作

浊浪翻天地,微躯付海风。

恨他精卫鸟,衔石竟无功。

(0)

忆又儒弟

野水新添曲槛多,无端世事怅蹉跎。

西风万里归人少,明月遥天一雁过。

祇为壮游羁瘴海,不堪老眼盼山河。

心情已逐秋容减,何日相期话薜萝。

(0)

同臞庵居士过董公祠访邓孝威

一杖出萧寺,荒祠比邓林。

楼高云影近,井久石痕深。

掩卷生禅悦,焚香静客心。

我来同孝穆,户外听微吟。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