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在东山日,看君智似高。
顷缘趋召至,应为念归劳。
稼穑闻尝学,桑麻手所操。
由来玄豹质,多在雾中韬。
忆在东山日,看君智似高。
顷缘趋召至,应为念归劳。
稼穑闻尝学,桑麻手所操。
由来玄豹质,多在雾中韬。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舜臣的《问答(其二)》,通过对友人过去的回忆和对其才能的赞赏,表达了对友人被朝廷征召而不得不离开田园生活的感慨。首句“忆在东山日”暗示了友人曾经隐居的生活,而“看君智似高”则赞扬了友人的智慧。接着,“顷缘趋召至”揭示了友人被朝廷召唤的现实,暗含着他对回归田园的怀念。“应为念归劳”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劳累于仕途的同情。
后两句“稼穑闻尝学,桑麻手所操”描绘了友人过去农耕生活的场景,显示出他的勤劳和对自然的亲近。最后,“由来玄豹质,多在雾中韬”以玄豹比喻友人深藏不露的才质,即使在官场中也保持着低调和谨慎,寓言性地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既敬佩又担忧的复杂心情。
苦热不可极,念此西南风。
谁云灏气远,乃在庭户中。
我家百丈下,井上双梧桐。
向夕集归鸟,未秋足鸣蛩。
自从别家来,江海信不通。
宛宛维桑思,愿从孤征鸿。
夜梦白发亲,欢笑携稚童。
倚门望子归,未归忧忡忡。
东皋无良田,何以待岁丰。
盛年将称意,无为学转蓬。
翩翩郡博士,骑马涉长道。
居庸关门北,仲夏绵茂草。
应昌信殊僻,宅近今丰镐。
虽当清冽乡,足以消热恼。
天家振文治,造士充国宝。
延揽必时髦,如何恋芹藻?
惊风吹过雨,川水白浩浩。
但祝慎驰驱,归来颜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