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舞起香尘,莺歌出绛唇。
直须灭银烛,恐有绝缨人。
燕舞起香尘,莺歌出绛唇。
直须灭银烛,恐有绝缨人。
这首明代诗人王应辰的《夜游曲》描绘了一幅春夜宴饮的场景。前两句“燕舞起香尘,莺歌出绛唇”生动地展现了燕子在华灯下轻盈翻飞,带起阵阵香气,而黄莺的歌声从红唇般的花朵中传出,营造出一种热闹而醉人的氛围。后两句“直须灭银烛,恐有绝缨人”则暗示了夜宴中的欢乐与放纵,诗人担心过度饮酒会导致有人忘记礼仪,甚至可能摘下冠缨(古代宴会中的一种习俗),流露出一种既享受又忧虑的情感。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宴饮的欢乐与潜在的失态,富有生活气息和情趣。
迎晚纱窗还闭。又早是、兰缸孤对。
炉里双烟,床边单枕,合并恼人心意。独伊见慰。
却繠繠、结成红穗。讶道来朝何喜。
莫也似、蛛丝相戏。
金粟非秋,银花连夜,猜料翻教无寐。宵阑频睇。
焰虽残、肯将轻吹。
南楼独倚,悄无人、唯见五湖烟绿。
桂树香生吹欲下,疑是九天零粟。
万里无尘,长空一色,处处袁安屋。
数声羌笛,青鸾飞在庭竹。
人在璚楼玉宇,指点江山,几处飞泉瀑。
安得沧江都是酒,洗我愁思千斛。
天将老我,鹤发成仙,月下跨黄鹄。
嫦娥今夜,共谁谈笑如玉。
岸柳窥人,东风里、似曾相识。
指长堤、朱箔青楼,还知旧日。
前度刘郎今又到,落花流水成陈迹。
但萋萋、芳草满江湄,清如织。风月夜,思畴昔。
云雨梦,无消息。正一雁南来,今夕何夕。
仙鸟不传云外信,谁家苦弄风前笛。
倚蓬窗、搔首对黄昏,空追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