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江南采石矶,凭高一望思依依。
潮回捉月人何去,烟冷凌风客不归。
帆挂天门看缥缈,树迷京口故霏微。
閒情莫向空亭问,妒杀蛾眉几夕晖。
寂寂江南采石矶,凭高一望思依依。
潮回捉月人何去,烟冷凌风客不归。
帆挂天门看缥缈,树迷京口故霏微。
閒情莫向空亭问,妒杀蛾眉几夕晖。
这首明代梁继善的《采石矶》诗,描绘了江南采石矶的壮丽景色与诗人深沉的情感。首句“寂寂江南采石矶”以“寂寂”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引人入胜。接着“凭高一望思依依”,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心中涌起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情感细腻而真挚。
“潮回捉月人何去,烟冷凌风客不归”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潮水退去后,似乎连捉月的人都已离去,留下的是冷清的烟波和寒风中的孤独身影,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同时,“潮回”与“人何去”、“烟冷”与“凌风”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帆挂天门看缥缈,树迷京口故霏微”则转向对远方景色的描绘,帆影在天门山间若隐若现,树木在远处的京口蒙上了一层轻雾,画面既壮阔又朦胧,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两句通过视觉的变换,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世界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最后,“闲情莫向空亭问,妒杀蛾眉几夕晖”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面对空荡荡的亭子,诗人不愿让闲愁徒增,担心自己的思绪会像嫉妒美人的蛾眉一样,在夕阳中消逝。这句话蕴含着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情感的珍视与守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采石矶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一幅既有壮美之感,又富含哲理思考的画面,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