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为阳山北阴,水南为阴水北阳。
阴阳错综无定位,南北对峙有定方。
淮阴亦有韩,汉阳亦有张。
首阳亦有夷,山阴亦有王,彼皆幸生文字邦。
地灵人杰相膻芗,滦阳别墅开书堂。
此山此水岂非有自禅通循蜚之鸿荒,惜无人而过问,然未失其真常。
是时秋风八月含微凉,寒潭潦水澄滦江。
扁舟径渡少留憩,庭前松树蟠龙苍。
山自崇崇,水自汤汤。即此今昔,谁曰沧桑。
痴哉岘山之碑,令人徒笑叔子羊。
山南为阳山北阴,水南为阴水北阳。
阴阳错综无定位,南北对峙有定方。
淮阴亦有韩,汉阳亦有张。
首阳亦有夷,山阴亦有王,彼皆幸生文字邦。
地灵人杰相膻芗,滦阳别墅开书堂。
此山此水岂非有自禅通循蜚之鸿荒,惜无人而过问,然未失其真常。
是时秋风八月含微凉,寒潭潦水澄滦江。
扁舟径渡少留憩,庭前松树蟠龙苍。
山自崇崇,水自汤汤。即此今昔,谁曰沧桑。
痴哉岘山之碑,令人徒笑叔子羊。
这首诗《滦阳别墅放歌》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首先,诗人以“山南为阳山北阴,水南为阴水北阳”开篇,巧妙地运用地理方位的对比,引出“阴阳错综无定位,南北对峙有定方”的哲理思考,体现了对自然界规律的深刻理解。接着,诗人列举了淮阴、汉阳、首阳、山阴等地名,以及历史人物如韩信、张良、伯夷、叔齐等,强调这些地方因文化与历史的积淀而显得格外灵秀,人杰地灵。
随后,诗人提到“地灵人杰相膻芗”,赞美这些地方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孕育了众多杰出的人物。进一步,诗人点明了滦阳别墅作为读书之地的重要性,“滦阳别墅开书堂”,表达了对知识传承与教育的重视。
在描绘自然景观时,诗人使用了“此山此水岂非有自禅通循蜚之鸿荒”一句,将山川之美与古代先贤的智慧联系起来,暗示着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共生。然而,诗人也表达了遗憾之情,“惜无人而过问”,感叹于世人对这些美好事物的忽视。
最后,诗人以“是时秋风八月含微凉,寒潭潦水澄滦江”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图,通过季节的变化和水的清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乘坐扁舟渡江,庭前松树的苍翠与山的高耸、水的奔腾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同时,诗中蕴含的哲理思考和对现实的反思,使得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