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令寻山胜境开,偶陪清赏忆天台。
秋云尽放诸峰出,野水时闻独鸟来。
岩畔坐宜窥蟋蟀,树边行亦避莓苔。
斜阳石上题诗去,更向松阴绕一回。
陶令寻山胜境开,偶陪清赏忆天台。
秋云尽放诸峰出,野水时闻独鸟来。
岩畔坐宜窥蟋蟀,树边行亦避莓苔。
斜阳石上题诗去,更向松阴绕一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湘的《游石桥寺》,描绘了作者游历石桥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陶令寻山胜境开”借用了陶渊明喜欢寻访山水的典故,暗示石桥寺环境优美,如同隐士的乐土。接下来的“偶陪清赏忆天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欣赏美景,心中不禁想起天台山的仙气。
“秋云尽放诸峰出,野水时闻独鸟来”两句通过秋日云雾散去,群峰显现在眼前,以及偶尔传来的孤独鸟鸣,营造出宁静而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漫步其中,“岩畔坐宜窥蟋蟀,树边行亦避莓苔”,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石桥寺周围环境的静谧和生机。
最后两句“斜阳石上题诗去,更向松阴绕一回”,写诗人趁着夕阳余晖,在石头上题诗留念,然后又在松树的阴凉下流连忘返,表达了对这处胜景的深深喜爱和依依不舍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泛杭川,临尘水。几日共游戏。
歌笑开怀,酒醒又还醉。
奈何一旦分携,连宵风雨,剪不断、客愁千里。
水云际。遥望一片飞鸿,苦是失群地。
满眼春风,管甚闲桃李。
此行归老家山,相逢难又,但一味、相思而已。
春山日日寒风雨,一日天晴花欲舞。
林暄洞屋散窑烟,水活溪岩落冰乳。
嗟余郁郁无所适,方对青山一开户。
苍袍紫帢两少年,健足齐扳气如虎。
名区入眼疑未快,忽肯扪萝到兹土。
霜蔬处处稀尚摘,腊酒家家寒未煮。
相看气味太村野,自喜谈谐少城府。
舒郎十八白眉长,四海龙门有明父。
袁郎皎洁巧步趋,出语珠圆吾所许。
人言风骨须晚秀,早慧譊譊天谩与。
吾评此论殊未公,峻诋曾经孔文举。
歌成高轩已年倍,赋解鸣蝉容客睹。
吾山虽穷有灵迹,雪瀑丹崖相媚妩。
留君待作大雷吟,莫学痴儿生吴语。
春溪恶,日日春风吹过客。
千车万辙不相嫌,一客歌来吹倒却。
旁人借问客为谁,咸淳朝士今布衣,声名欲隐人自知。
君不闻孙兴公,逃乱走入黎州峰。
子孙百世居峰下,往往翰墨馀仙风。
鹑衣藿食何足耻,头白河清吾亦俟。
向来南面五马车,只饮西山一盂水。
青牛处处迷行踪,白鹤归来馀故宫。
道逢樵客知去远,迟君不来三日晚。
溪水犹能作吴语,似续君家遂初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