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悦上人》
《寄悦上人》全文
宋 / 周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一锡千峰远,闻师住少林。

云生坐处石,佛见定时心。

清福人间少,红尘山外深。

何当重问讯,来借朱堂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shàngrén
sòng / zhōujiǎn

qiānfēngyuǎnwénshīzhùshǎolín

yúnshēngzuòchùshíjiàndìngshíxīn

qīngrénjiānshǎohóngchénshānwàishēn

dāngzhòngjiānxùnláijièzhūtángyín

注释
一锡:指僧人出行携带的锡杖。
千峰:形容山峰众多。
住:居住。
少林: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
云生:云雾升起。
坐处:打坐的地方。
石:石头。
佛见定时心:禅定时心境如佛般平静。
清福:清静的福气,指修行带来的内心宁静。
人间:世间。
红尘:世俗尘世。
山外:山的另一边,比喻远离尘世之处。
何当:何时能够。
重问讯:再次拜访。
朱堂:装饰华丽的房屋,此处指寺庙。
吟:吟诵,此处指作诗。
翻译
一锡远行至千座山峰之外,听说老师居住在少林寺。
云雾缭绕在他打坐的石头旁,禅定时心中如佛般明净。
人间清静的福分稀少,红尘俗世却深藏于山外。
何时能再次拜访,前来借得这清幽之地吟诗作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暕创作的五言律诗《寄悦上人》,表达了对僧侣悦上人的敬仰与向往之情。首联“一锡千峰远,闻师住少林”描绘了悦上人远离尘世,居住在崇山峻岭中的少林寺,形象生动。颔联“云生坐处石,佛见定时心”进一步刻画出僧人的禅定生活,云雾缭绕的环境与内心的清净相应,展现了修行的意境。颈联“清福人间少,红尘山外深”对比人间的纷扰与山外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尾联“何当重问讯,来借朱堂吟”表达诗人期待有机会再次拜访悦上人,共度宁静时光,吟诵佛理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僧人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传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俗、追求心灵净化的禅意生活的敬仰和向往。

作者介绍

周暕
朝代:宋   字:伯阳   号:方山   籍贯:泰州(今属江苏)

周暕,字伯阳,号方山,泰州(今属江苏)人。宋亡,流寓秀水、钱塘、吴郡等地(《养蒙文集》卷二《送周方山序》)。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一二八七)执教馀姚(《桐江续集》卷一三《送周君暕之馀姚讲授》)。武宗至大三年(一三一○)为白珽《湛渊静语》作序(《湛渊静语序》)。月泉吟社第十九名,署名识字耕夫。事见《月泉吟社诗》。今录诗六首。
猜你喜欢

挽慈圣光献皇后二首·其二

圣孝心崇报,宫庭诏屡颁。

丧期逾易月,陵兆改因山。

已想天人乐,犹睎药使还。

蟠桃旧亭上,时节寿觞间。

(0)

赏梅呈仲元

十年不见锦川梅,今日清香入酒杯。

太守为施红步障,郡园惊怪寿阳来。

(0)

书宝山寺壁

片帆曾渡谢家洲,屈指于今十九秋。

沙鸟重归迷战岛,钓矶空在忆浮丘。

苍颜白发生新感,疏竹清风伴隽游。

借问蓬莱山上月,停杯还记故人不。

(0)

襄城

胙土分茅奠此冈,金根玉韬总辉光。

谁知三百馀年后,老树残蝉送夕阳。

(0)

初春三绝·其三

穷山幽谷几重深,一树东风散积阴。

从此薄冰尤慎履,世途平日已寒心。

(0)

和通判阎朝奉赏花四绝·其三

田家僧舍有芳丛,竞折繁枝献座中。

持语佳宾莫轻散,林稍犹见夕阳红。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