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邑惭无术,怀民赖有年。
讼筒消不逞,宾席汰非贤。
奉养庭闱稳,论求典册全。
谁言非吏隐,山水匝城堧。
作邑惭无术,怀民赖有年。
讼筒消不逞,宾席汰非贤。
奉养庭闱稳,论求典册全。
谁言非吏隐,山水匝城堧。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县衙中的日常生活与心境。首句“作邑惭无术”,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治理地方能力的谦逊自省,暗示其虽任职县令,却自感才疏学浅,难以施展高明的政治手腕。接着,“怀民赖有年”一句转而赞美百姓依靠丰年的富足生活,体现了对民众福祉的关怀。
“讼筒消不逞”描绘了县令通过公正审判,平息纷争,维护社会秩序的场景。“宾席汰非贤”则表明作者在接待宾客时,注重选择品德高尚之人,强调了道德品质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奉养庭闱稳”描述了作者对家庭的照顾和关爱,确保父母生活安逸。“论求典册全”则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和深度。
最后,“谁言非吏隐,山水匝城堧”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态度。他并不认为自己远离了隐士的生活,因为山水环绕的县城同样能提供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滋养。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在官场中兼顾政务与个人修养的平衡,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万方庆嘉节,宴喜皇泽均。
晓开蓂叶初,景丽星鸟春。
藻思贞百度,著明并三辰。
物情舒在阳,时令弘至仁。
衢酒和乐被,薰弦声曲新。
赓歌武弁侧,永荷玄化醇。
求之不见,来即不见。不见不见,君之素面。
火里曾飞,水中亦见。道路非遥,身心不恋。
又不知有返阴之龟,回阳之雁。
遇即遇真人,达即达其神。
一万二千甲子,这一壶流霞长春。
流霞流霞,本性一家。饥餐日精,渴饮月华。
将甲子丁丑之岁,与君决破东门之大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