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岭盘回磴,琳宫此重寻。
松风谡诗意,水月空禅心。
那辨隋唐迹,徒传功德林。
再来浑熟路,小坐已开襟。
庭树莫非古,砌花宁独今。
常时相望境,一晌验云岑。
过岭盘回磴,琳宫此重寻。
松风谡诗意,水月空禅心。
那辨隋唐迹,徒传功德林。
再来浑熟路,小坐已开襟。
庭树莫非古,砌花宁独今。
常时相望境,一晌验云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戒台寺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佛学的深刻感悟。首联“过岭盘回磴,琳宫此重寻”,写出了登山的曲折与艰难,以及再次探访这座庄严寺庙的虔诚之心。颔联“松风谡诗意,水月空禅心”则通过自然界的风声与月影,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仿佛在松风中找到了诗意,在水中月色中领悟了禅心。
颈联“那辨隋唐迹,徒传功德林”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似乎在感叹岁月流转,昔日的繁华与遗迹已经难以辨认,只有功德林还在默默传承着历史的记忆。尾联“再来浑熟路,小坐已开襟”则展现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熟悉与喜爱,即使再次来此,也能轻松找到道路,心情也因之而舒畅。
最后两联“庭树莫非古,砌花宁独今”是对自然永恒的赞美,树木与花朵似乎超越了时间的界限,既古老又新鲜。“常时相望境,一晌验云岑”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长久怀念,即使只是短暂的停留,心中却留下了深远的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和自然美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
青山如龙行且伏,渴欲饮海海不足。
轻衫短屩小筇枝,独上龙头叩龙腹。
龙腹空洞声豅豅,岂有神仓闭神粟。
楝花风起鯼鱼来,远望渔艘似浮鹜。
痛思我祖伯丰氏,遗墨宛然三过读。
无食无家走千里,尚赖馀休守觚牍。
瓜瓞子母相钩带,断蔓残根仅能续。
徘徊瞻眺不胜情,贫贱何由复邦族。
忽从岩半黑云生,归去惊雷撼崖谷。
相望咫尺异阴晴,众客山椒我山麓。
《龙头之西有伏龙山首枕巨海上有古寺云岚之气尝蒸蒸然如黄梅时唐会昌中诏毁天下僧寺寺僧作诗云云中有寺不容住天下无家何处归有旨得不毁癸酉岁余与族叔族弟及戴彦季同游获观先祖遗墨既暮余与族弟先归山半值大雷雨山上晴朗如故作诗以纪其事云》【元·黄玠】青山如龙行且伏,渴欲饮海海不足。轻衫短屩小筇枝,独上龙头叩龙腹。龙腹空洞声豅豅,岂有神仓闭神粟。楝花风起鯼鱼来,远望渔艘似浮鹜。痛思我祖伯丰氏,遗墨宛然三过读。无食无家走千里,尚赖馀休守觚牍。瓜瓞子母相钩带,断蔓残根仅能续。徘徊瞻眺不胜情,贫贱何由复邦族。忽从岩半黑云生,归去惊雷撼崖谷。相望咫尺异阴晴,众客山椒我山麓。
https://shici.929r.com/shici/8medWC.html
幽人嗜清谧,结庐池南濆。
生意浮绿野,波光荡青云。
奇葩既妩媚,修篁亦缤纷。
繁红蔼晨馥,翡翠护夕曛。
物虽一植微,中有至赜存。
形色理固显,索隐邈见闻。
妙契俯仰间,鸢鱼亦翔奔。
乃知动植者,至理同絪缊。
玄功谅谁宰,物物均化醇。
玩此香影妙,嗒然难具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