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投古刹,江岸少人行。
立马候松径,呼僧问寺名。
断碑经火尽,荒草入秋平。
惟有枫林树,泠泠清梵声。
雨中投古刹,江岸少人行。
立马候松径,呼僧问寺名。
断碑经火尽,荒草入秋平。
惟有枫林树,泠泠清梵声。
这首明代诗人李先芳的《雨中投仙姑寺》描绘了诗人雨中造访一座古刹的场景。首句“雨中投古刹”展现了诗人冒雨寻访寺庙的虔诚与决心,环境的湿润与寂静为后文营造了氛围。次句“江岸少人行”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行程的孤独,也暗示了寺庙的偏远和宁静。
“立马候松径”写诗人骑马在松林小径等待,显示出他对目的地的期待和对环境的细致观察。接着,“呼僧问寺名”则通过直接行动,表现出诗人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追求。
“断碑经火尽,荒草入秋平”描绘了寺庙的衰败景象,残破的石碑被火烧过,野草在秋季蔓延,显示出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痕迹。然而,这并未掩盖“惟有枫林树,泠泠清梵声”的生机与禅意,枫林的红叶与寺庙的诵经声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禅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寺庙的孤寂与历史感,以及诗人在此处所体验到的静谧与心灵的净化。
满天秋气动,木叶下居庸。
笳堕征夫泪,沙交战马踪。
乱云连万垒,孤雁度千峰。
回合关城路,驰驱尘土容。
山横边色断,日没野阴重。
朔吹翻旗影,寒霜上剑锋。
几年频出塞,百战苦妨农。
庙略今长画,军储日远供。
檄书飞涿鹿,候火照卢龙。
会见旄头落,何人勒景钟。
火齐出南海,累累荫房栊。
虽蒙侧生诮,移植甘泉中。
琼浆一入口,五内生泠风。
枳橘有常性,气味将无同。
君子幸见赏,饱食宁伤中。
虽云悦颜色,亦能热丹宫。
密脾间清汲,调燮乃见功。
神农疏草木,尔雅诠鱼虫。
烹芼失其宜,伐性兹无穷。
作诗贻北客,细咽无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