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智道者》
《送智道者》全文
宋 / 仲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胸中历历几山川,竹杖芒鞋四十年。

赤手旋为新活计,白头犹作旧因缘。

如如妙境无多事,了了真心不碍禅。

安坐高峰重点检,未须枕石伴云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ìdàozhě
sòng / zhòngbìng

xiōngzhōngshānchuānzhúzhàngmángxiéshínián

chìshǒuxuánwèixīnhuóbáitóuyóuzuòjiùyīnyuán

chǎojìngduōshìlelezhēnxīnàichán

ānzuògāofēngzhòngdiǎnjiǎnwèizhěnshíbànyúnmián

注释
历历:清晰可见。
竹杖芒鞋:简易的步行工具,象征简朴生活。
新活计:新的谋生手段。
旧因缘:过去的缘分或经历。
如如妙境:心境清明,无杂念。
了了真心:明白透彻的心。
枕石伴云眠:以石头为枕,与云为伴,形容隐居生活。
翻译
心中清晰记得多少山河,竹杖芒鞋陪伴我走过了四十年。
空手间又寻得新的生计,白发苍苍依然牵扯着旧日的缘分。
如同明镜般美妙的境界无需多事,清澈的真心并不妨碍禅修。
安心坐在高峰之上仔细审视,不必枕石而眠,与云共眠并非必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期修行的高僧,通过对自然山川的长久观察和个人生活简朴的刻画,展示了其深厚的禅定功夫和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以“历历”二字,表达了时间的悠长和心灵的累积,而“竹杖芒鞋四十年”则形象地描绘出僧人的修行岁月和其简朴的生活。

“赤手旋为新活计,白头犹作旧因缘”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表达了僧人对佛法的不断追求与坚持,即使到了白发高龄,也不忘初心。"如如妙境无多事"一句,展现了禅宗追求的心灵状态——宁静、澄清而不着一物。

“了了真心不碍禅”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内在的禅定体验,心灵的透彻和对禅法的深刻领悟。"安坐高峰重点检,未须枕石伴云眠"两句,则描绘出僧人在高峰之上沉思冥想的情景,通过“未须”二字,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山川、岁月和心灵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僧人修行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其在精神层面的自我超越。

作者介绍

仲并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猜你喜欢

元宫词·其五十四

月宫小殿赏中秋,玉宇银蟾素色浮。

官里犹思旧风俗,鹧鸪长笛序《梁州》。

(0)

宫词一百七首·其五十八

赴宴归来酒正酣,半嗔半喜又羞惭。

向人佯笑不成语,推卷罗衫理玉簪。

(0)

宫词一百七首·其四十五

重帘不卷下琼钩,户户迎风雪打头。

时有笑声来别院,故知宫女笑藏阄。

(0)

宫词一百七首·其十四

霁天旭日敞金扉,和气氤氲满禁闱。

宝殿昼长帘幕静,牡丹花下蝶交飞。

(0)

竹枝歌·其十一

鼋鼍在水虎在山,登山入木早防闲。

别有一般真叵耐,虾蟆生在月中间。

(0)

采莲歌·其三

采得红莲爱白莲,双桡快转怕人先。

争知要紧翻成慢,菱叶中间绊却船。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