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涧泻泠泠,千峰叠障屏。
晓云开混沌,远水接沧溟。
松影摇禅榻,苔衣上净瓶。
尘中梦不到,争欲买丹青。
幽涧泻泠泠,千峰叠障屏。
晓云开混沌,远水接沧溟。
松影摇禅榻,苔衣上净瓶。
尘中梦不到,争欲买丹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林画卷。首句“幽涧泻泠泠”以流水潺潺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接着,“千峰叠障屏”一句,通过层层叠叠的山峰,构建出一幅壮丽的山水图景。随着“晓云开混沌”,晨雾散去,展现出一片清晰的世界,与“远水接沧溟”相呼应,将视野延伸至浩瀚无垠的大海,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和空间感。
“松影摇禅榻,苔衣上净瓶”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巧妙结合,松树的阴影轻轻摇曳在禅房的榻上,绿苔覆盖的瓶子映衬着宁静的环境,暗示了内心的平和与超脱。最后,“尘中梦不到,争欲买丹青”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希望用画笔留住这一刻的美好,仿佛在追求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理想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一枕萦乡思。待花蝶翩翩,花间摇曳。
怅无端、蘼径云蒙,酿作连宵风雨。
滴碎蕉心,催残莲漏,凄绝小楼谁共倚。
倦剔银缸,看凤胫、香穗垂红,伴我薄衣拥翠。
溪南羁客,梅红骚侣,阴岑苔、一样愁滋味。
缅故关、玉甃回廊,此夜落红几许。
又枝枝冷咽琼,卖花声里,送到碧天云际。
知音难觅,叹茫茫、人海我闻如是。
击筑悲歌燕市酒,道是渐离不似。
方幸春明,常联旧雨,又逐东流水。
风帆瞬息閒,愁满载归里。
几日僧舍联吟,江亭买醉,邂逅吾同子。
莫谓当时梅尉贱,仕隐尘寰而已。
吴市吹箫,齐门弹铗,酒引牢骚起。
杯盘狼藉,离魂黯黯销矣。
剩西山、露皴烟妩,搴帘犹认残照。
斜街一个诗人屋,堆赚乱愁如草。春又老。
正往日寻常,莺燕迷昏晓。尘龛自扫。
对浅壁荒灯,高城皛月,支枕忆年少。
东华梦,前辈风流未杳。藤花曾共吟笑。
玉珂金马扶归夜,还补沧桑词稿。君莫恼。
君试问、晚晴定甫谁同调。神州坐啸。
让老子婆娑,朝衫脱却,将去换清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