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冷秋尘。又晓风波路,鹅管吹春。
曾来水仙王庙,箫鼓迎神。
珍重年时影事,剩湘天、一碧如云。
飘零夜郎远,倚醉相看,都是愁身。
灵皋回首处,算梨花成梦,桃叶移根。
冰消翠薄,犹带那日啼痕。
重剪残镫话雨,似江南、花落逢君。
芳悰感迟暮,听雪山楼,坐拥凉衾。
步冷秋尘。又晓风波路,鹅管吹春。
曾来水仙王庙,箫鼓迎神。
珍重年时影事,剩湘天、一碧如云。
飘零夜郎远,倚醉相看,都是愁身。
灵皋回首处,算梨花成梦,桃叶移根。
冰消翠薄,犹带那日啼痕。
重剪残镫话雨,似江南、花落逢君。
芳悰感迟暮,听雪山楼,坐拥凉衾。
这首诗名为《国香》,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诗人以秋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冷寂而富有情感的画面。"步冷秋尘"四字,既写出季节的萧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鹅管吹春"则借物寓情,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人回忆起曾在水仙王庙前,参与过热闹的箫鼓迎神活动,那是他与过去欢乐时光的印记。然而,如今身处远方的"夜郎"之地,只能借酒浇愁,感叹自己漂泊不定,满心皆是愁绪。
回首往昔,梨花梦已成空,桃叶也已移根,象征着人事变迁。"冰消翠薄,犹带那日啼痕",形象地描绘了昔日情感的痕迹,即使冰雪消融,那份哀伤仍清晰可见。
在深夜,诗人与旧友重燃残灯,共话往昔风雨,仿佛又回到了江南花落的时节,再次遇见了故人。然而,这份重逢的喜悦中,诗人又深感岁月无情,"芳悰感迟暮",感叹青春不再,只能在雪山楼中,独自享受凉意。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龙卧而长吟,胸次抱奇伟。
立心不北向,特为三顾起。
曹瞒下荆州,气可吞权备。
奋袂为一出,遂成鼎足势。
忠诚以辅国,相业难拟议。
刑政能服人,怨雠至感涕。
出师陈悃款,训诰相表里。
南攻孟获平,北出张合殪。
司马亦严惮,甘受巾帼耻。
傥使先十年,营星未殒坠。
兴复其可期,中原安有魏。
大乙涵中精,凝聚为夜魄。
皎皎行长空,高圆竞明发。
流辉大江涌,散影千林刻。
骚人抱负奇,一气清相若。
有主此有宾,不劳折柬约。
悠然来几席,玉色照肝膈。
对之启粲齿,嘲弄不为虐。
累累喷珠玑,华采互呈豁。
银阙或未完,要君施斧凿。
乘风到广寒,一笑翻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