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沐出南郭,寻僧一扣关。
孤灯燃白昼,疏磬满秋山。
束带经年苦,看云尽日闲。
斋厨清供罢,惊鸽欲飞还。
休沐出南郭,寻僧一扣关。
孤灯燃白昼,疏磬满秋山。
束带经年苦,看云尽日闲。
斋厨清供罢,惊鸽欲飞还。
这首明代诗人施峻的《过南郭野寺》描绘了诗人于休假日走出城郭,寻访山中僧人的宁静场景。首联“休沐出南郭,寻僧一扣关”简洁明快,写出诗人沐浴后特意前往寺庙,轻轻敲门的动作,流露出对清修生活的向往。
颔联“孤灯燃白昼,疏磬满秋山”通过“孤灯”与“白昼”、“疏磬”与“秋山”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氛围,白天的寺庙里只有孤独的灯光和稀疏的磬声,暗示着僧人的清修生活远离尘嚣。
颈联“束带经年苦,看云尽日闲”进一步揭示了僧人的生活状态,他们常年身着素衣,过着刻苦修行的日子,每日只是静静地观赏白云,享受片刻的闲暇。
尾联“斋厨清供罢,惊鸽欲飞还”以“斋厨清供”描绘僧人的简单饮食,以“惊鸽欲飞还”收束,动态地展现出寺庙环境的静谧,连飞翔的鸽子都被这宁静所吸引,悄然归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中寺庙的日常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清修生活的敬仰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梦绕家山,曾访问、鹤林遗迹。
见老鹤、翩跹飞下,方瞳如漆。
蕙帐香消形色静,玉笙吹彻丰神逸。
梦醒来、忽记鹤归时,翁生日。南陌杖,东山屐。
红楼酒,青霄笛。料中梁何似,涪江今夕。
君不见洛阳耆英会,花前雅放诗闲适。
独北都、留守未归来,七十一。
春云做冷春知未。春愁在、碎雨敲花声里。
海燕已寻踪,到画溪沙际。院落秋千杨柳外。
待天气、十分晴霁。春市。又青帘巷陌,红芳歌吹。
须信处处东风,又何妨对此,笼香觅醉。
曲尽索馀情,奈夜航催离。梦满冰衾身似寄。
算几度、吴乡烟水。无寐。试明朝说与,西园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