肮脏形殊苦,浮华何必奢。
折腰人乞米,清腋我烹茶。
但有一山水,宁辞路八叉。
林逋无势利,似可娶梅花。
肮脏形殊苦,浮华何必奢。
折腰人乞米,清腋我烹茶。
但有一山水,宁辞路八叉。
林逋无势利,似可娶梅花。
这首诗《閒居(其十三)》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通过对比与自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
首句“肮脏形殊苦”,开篇即点明了世间的污浊与苦难,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挣扎。接着,“浮华何必奢”一句,直指社会上追求虚荣与奢侈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享受的淡然态度。
“折腰人乞米,清腋我烹茶”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前句描述的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屈身求人的可怜景象,后句则是诗人自己在清静环境中煮茶自娱的情景,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
“但有一山水,宁辞路八叉”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即使需要跋山涉水,他也愿意去追寻那份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林逋无势利,似可娶梅花”一句,借用了宋代隐士林逋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不为名利所动、追求精神高洁的向往。同时,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诗人以此自比,显示了他追求独立人格与高尚情操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自省,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批判、对个人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精神境界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蓟州古渔阳,地势殊丰隆。
三河漾其西,石门限其东。
兵馀岁屡歉,四野无恒农。
老少衣裋褐,园庐缺垣墉。
况兹久旱乾,冬春苦多风。
小雨不破块,犁锄讵能功。
麦秋未含穟,苗田但高蓬。
朅来览原陆,匹马方从戎。
解鞍憩官舍,绿树空亭中。
有鸟鸣树间,其雌和其雄。
物性有至乐,人情怀苦悰。
畴能抚罢民,和辑与鸟同。
张郭久不作,高山仰遗踪。
水光明灭入高寺,戴雪西山耀天际。
推窗满眼是江湖,今日江亭最清丽。
江亭佳处在一旷,十丈车尘隔人外。
下车登阁似登山,步步层层带吟思。
林梢草根动黄绿,观阙遥空隐丹翠。
清谈何必遽流涕,坐送斜阳足馀味。
小丘迤北特孤耸,于此置楼有殊致。
若能张镜吸山光,卧看方知胜閒对。
我来数旬本闲客,况值胡公怀去志。
诸贤傥念会合难,莫惜看花数联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