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月二十二日集陶然亭》
《二月二十二日集陶然亭》全文
清 / 郑孝胥   形式: 古风

水光明灭入高寺,戴雪西山耀天际。

推窗满眼是江湖,今日江亭最清丽。

江亭佳处在一旷,十丈车尘隔人外。

下车登阁似登山,步步层层带吟思。

林梢草根动黄绿,观阙遥空隐丹翠。

清谈何必遽流涕,坐送斜阳足馀味。

小丘迤北特孤耸,于此置楼有殊致。

若能张镜吸山光,卧看方知胜閒对。

我来数旬本闲客,况值胡公怀去志。

诸贤傥念会合难,莫惜看花数联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二月二十二日在陶然亭的所见所感。首句“水光明灭入高寺”写出了寺庙在光影中的静谧,接着“戴雪西山耀天际”则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壮丽。诗人感叹眼前开阔的江亭景色,“今日江亭最清丽”,并强调其远离尘嚣的宁静。

“江亭佳处在一旷”进一步突显了亭子的开阔视野,而“十丈车尘隔人外”则表达了对城市喧嚣的疏离。诗人登阁远眺,仿佛登山一般,每一步都引发了他的诗意思绪。“林梢草根动黄绿”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色,远处的宫阙与自然景色相映成趣。

“清谈何必遽流涕,坐送斜阳足馀味”表达出诗人享受当下,欣赏美景的心情,不必过于伤感。小丘的孤独耸立,让诗人觉得在此建楼别具匠心,可以更好地欣赏山光。他自嘲是“闲客”,又提及友人胡公即将离去,希望朋友们能珍惜相聚时光,一同赏花。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陶然亭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郑孝胥对于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郑孝胥
朝代:清   籍贯:中国福建省闽侯县   生辰:1860年5月2日——1938年

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猜你喜欢

钵塔院如大师

师年八十三,登坛秉律凡六十年,每岁于师处授八关戒者九度。
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
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
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
每岁八关蒙九授,殷勤一戒重千金。

(0)

酬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示兼呈梦得 时梦得

七月中气后,金与火交争。
一闻白雪唱,暑退清风生。
碧树未摇落,寒蝉始悲鸣。
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
疏受老慵出,刘桢疾未平。
何人伴公醉,新月上宫城。

(0)

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见忆

烟景冷苍茫,秋深夜夜霜。
为思池上酌,先觉瓮头香。
未暇倾巾漉,还应染指尝。
醍醐惭气味,琥珀让晶光。
若许陪歌席,须容散道场。
月终斋戒毕,犹及菊花黄。

(0)

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

忆抛印绶辞吴郡,衰病当时已有余。
今日贺君兼自喜,八回看换旧铜鱼。
[予自罢苏州及兹,换八刺史也。
]馆娃宫深春日长,乌鹊桥高秋夜凉。
[馆娃宫,今灵岩寺也。
乌鹊桥在苏州南门。
]风月不知人世变,奉君直似奉吴王。

(0)

时热少见客因咏所怀

冠栉心多懒,逢迎兴渐微。
况当时热甚,幸遇客来稀。
湿洒池边地,凉开竹下扉。
露床青篾簟,风架白蕉衣。
院静留僧宿,楼空放妓归。
衰残强欢宴,此事久知非。

(0)

宴后题府中水堂赠卢尹中丞 昔予为尹日创造

水斋岁久渐荒芜,自愧甘棠无一株。
新酒客来方宴饮,旧堂主在重欢娱。
莫言杨柳枝空老,直至樱桃树已枯。
[府妓有歌杨柳枝曲者,因以名焉。
府西有樱桃厅,因树为名,今树亦枯也。
]从我到君十一尹,相看自置府来无。
[自予罢后,至中丞凡十一尹也。
]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