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帝山河一百二,不致老夫无葬地。
春城寒食野花飞,朝汉台空锦蕞废。
当年黄屋自归臣,万古苍山思越吏。
沧桑有恨银海枯,草木无情翁仲睡。
猎火烧残隧道烟,龟趺半蚀苔钱字。
道旁驻马立踟蹰,居人指点荒丘是。
王气销沉奈若何,楼船去后泉扉閟。
不须回首问婴齐,汉家陵寝同兴替。
赤帝山河一百二,不致老夫无葬地。
春城寒食野花飞,朝汉台空锦蕞废。
当年黄屋自归臣,万古苍山思越吏。
沧桑有恨银海枯,草木无情翁仲睡。
猎火烧残隧道烟,龟趺半蚀苔钱字。
道旁驻马立踟蹰,居人指点荒丘是。
王气销沉奈若何,楼船去后泉扉閟。
不须回首问婴齐,汉家陵寝同兴替。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追忆。开篇“赤帝山河一百二,不致老夫无葬地”以夸张的手法,将历史的广阔与个人命运的渺小对比,引出对逝去时代的怀念。接着“春城寒食野花飞,朝汉台空锦蕞废”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历史的变迁与繁华的消逝。
“当年黄屋自归臣,万古苍山思越吏”两句,将历史人物的命运与自然景观相联系,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沧桑有恨银海枯,草木无情翁仲睡”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历史的遗憾与自然的无情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悲凉氛围。
“猎火烧残隧道烟,龟趺半蚀苔钱字”描绘了遗迹的破败景象,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强化了历史的衰败感。“道旁驻马立踟蹰,居人指点荒丘是”表现了诗人面对遗迹时的驻足与思考,以及周围人的指认,增加了诗歌的现场感。
最后,“王气销沉奈若何,楼船去后泉扉閟”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无奈与感慨,而“不须回首问婴齐,汉家陵寝同兴替”则以历史人物婴齐为例,强调了历史的普遍性与轮回性,使得整首诗在哀伤中蕴含着一种深沉的历史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