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官去,乞得小山居。偃仰此生馀。
何用食为十斛麦,未之学也五车书。
时还读,亦已种,则何如。待讨个、渔童名便了。
再配个、樵青名大好。赛赤脚,胜长须。
奴更养奴千树橘,婢还钓婢百头鱼。
挈山妻,同稚子,且相于。
抛官去,乞得小山居。偃仰此生馀。
何用食为十斛麦,未之学也五车书。
时还读,亦已种,则何如。待讨个、渔童名便了。
再配个、樵青名大好。赛赤脚,胜长须。
奴更养奴千树橘,婢还钓婢百头鱼。
挈山妻,同稚子,且相于。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尤侗的《最高楼·漫兴》,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自得其乐的态度。首句“抛官去,乞得小山居”直接道出了放弃官职,选择归隐的愿望,显示出对尘世功名的淡泊。接下来,“偃仰此生馀”描绘出闲适的生活状态,无拘无束,悠然自得。
诗中提到“何用食为十斛麦,未之学也五车书”,表达的是对物质需求的简单和对知识追求的淡然,认为生活所需不多,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满足。诗人时常阅读,享受宁静的时光,同时也有意地给自己取了“渔童”、“樵青”的名字,象征着与自然的亲近和简朴的生活理想。
“赛赤脚,胜长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返璞归真的乐趣,不追求世俗的奢华,反而欣赏赤脚的自在和无须修饰的生活。诗人设想家中有千树橘和百头鱼,生活富足而自给自足,妻子儿女相伴,家庭和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体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半年不复作鲸吞,白饮无红搅不红。
今日不愁人不醉,太真新出浴汤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