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破山寺睹翁常熟师遗墨感赋》
《游破山寺睹翁常熟师遗墨感赋》全文
清 / 俞明震   形式: 古风

出郭晨气清,鸟声杂悲喜。

初日明高林,山在绿阴底。

何处觅禅关,潭空竹烟起。

郁郁松禅翁,放逐曾经此。

寺僧索题额,留作藏山纸。

神味在青冥,泼墨皆云水。

从知忧患心,妙契清净理。

前游已隔世,樵径青未已。

山随人意深,万事沧桑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游破山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开篇“出郭晨气清,鸟声杂悲喜”以清新之气和鸟鸣声开始,暗示了一天的开始,同时也预示着自然界的复杂情感。接着“初日明高林,山在绿阴底”描绘了阳光透过树林,山色隐于绿荫之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何处觅禅关,潭空竹烟起”则引出了对禅宗精神的探索,潭水的空灵与竹烟的升起,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接下来“郁郁松禅翁,放逐曾经此”通过描述松树下的禅者,暗示了历史人物的过往,以及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寺僧索题额,留作藏山纸”展现了寺庙文化的一部分,题字留念,成为历史的见证。最后,“神味在青冥,泼墨皆云水”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认为艺术如同云水般自由流动,蕴含着深远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禅宗、艺术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历史和艺术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宇宙真理的追求。

作者介绍
俞明震

俞明震
朝代:清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又字启东,号觚庵,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斗门,生于湖南。光绪戊子(1888年)科举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入民国,为肃政史,谢病归隐杭州西湖。明震工诗,吟甚苦,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甚且病眩,故所作不多。所著《觚庵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满江红·冠盖吴中

冠盖吴中,羡来往、风流二老。
谈笑处、清风满座,倡酬不了。
琪树相鲜昆阆里,玉山高并云烟表。
叹□时、顿有古来无,功名早。
膺帝眷,符梦兆。
为国镇,腾光耀。
更宁容秀野,醉眠清晓。
麟组已联方面重,衮衣行接天香绕。
许畸人、巾履奉英游,荣多少。

(0)

菩萨蛮·壶边击断歌无节

壶边击断歌无节。
山川一带伤情切。
依旧石头城。
夕阳天外明。
行人谁是侣。
遗唱今何许。
对酒转愁多。
愁多奈酒何。

(0)

沁园春·雨趣轻寒

以自见云雨趁轻寒,风作秋声,燕归雁来。
动天涯羁思,登山临水,惊心节物,极目烟埃。
客里逢君,才同一笑,何遽言归如此哉。
别离久,算不应兴尽,却棹船回。
主人下榻高斋。
更点检笙歌频宴开。
便留连不到,迎春见柳,也须小驻,度腊观梅。
花上盈盈,闺中脉脉,应念胡麻正好栽。
从教去,正危阑望断,小倚徘徊。

(0)

洞仙歌·一番好景

一番好景,近莺花时候。
才过收灯便晴昼。
正熊罴、占梦日,戏彩称觞,当此际,须信人间未有。
光华分瑞节,粉署兰台,谁出如公望郎右。
气如虹,才吐凤,指掌功名,余事也,千载犹当不朽。
待_国、清边取封侯,看肘后、黄金印悬如斗。

(0)

朝中措·晚风斜日折梅花

晚风斜日折梅花。
楼外卷残霞。
领略一城春气,华灯十万人家。
轻衫短帽,风前趁马,月下随车。
道个小来脚定,那人笑隔笼妙。

(0)

谒金门·槐阴绿

槐阴绿。
帘卷翠屏山曲。
照眼冰壶寒并玉。
赐衣便雾縠。
熊梦又惊初卜。
好在掖垣梧竹。
应讶人归犹未速。
已颁新诏墨。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