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游慈恩寺》
《晚游慈恩寺》全文
唐 / 刘得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寺去幽居近,每来因采薇。

伴僧行不困,临水语忘归。

磬动青林晚,人惊白鹭飞。

堪嗟浮俗事,皆与道相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yóuēn
táng / liúrén

yōujìnměiláiyīncǎiwēi
bànsēngxíngkùnlínshuǐwàngguī

qìngdòngqīnglínwǎnrénjīngbáifēi
kānjiēshìjiēdàoxiāngwéi

注释
寺:寺庙。
幽居:隐居的地方。
采薇:采摘野菜,古代常指隐士生活。
伴僧行:有僧侣相伴同行。
临水:面对流水。
磬:寺庙中敲击的乐器。
青林:青翠的树林。
白鹭:一种白色水鸟。
堪嗟:令人叹息。
浮俗事:世俗的琐事。
道:此处指修行之道。
翻译
寺庙离我隐居的地方很近,每次来访都是为了采薇而行。
有僧侣相伴,使我行走不再疲倦,面对流水,交谈甚欢,忘了回去。
傍晚时分,山林中的磬声响起,突然惊飞的白鹭让人惊讶。
感叹世间的浮躁俗事,都与我的清修之道背道而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慈恩寺附近的幽静居所,经常去那里采摘野生草药。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僧侣同行时的自在和对俗世纷扰的超脱。

"寺去幽居近,每来因采薇。"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他对自然界的亲近感受,"采薇"不仅是生活上的需要,也象征着一种回归自然、简约生活的意愿。

"伴僧行不困,临水语忘归。"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与僧侣一起行走时的从容自得,以及在河边谈话时对时间的忘却和对归家的淡漠。这里的"忘归"隐含着诗人对于世俗羁绊的放弃。

"磬动青林晚,人惊白鹭飞。" 这两句描写了傍晚时分,石磬敲击的声音在青绿的树林中回响,以及人们对突然起飞的白鹭感到惊讶。这既是景象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细腻感受。

"堪嗟浮俗事,皆与道相违。"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他对世间纷争和浮华之事表示惋惜,因为这些都与他的道德理念不符。这也表明了诗人追求精神超脱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作者介绍

刘得仁
朝代:唐

刘得仁(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拟唐塞下曲九首·其七

塞马啸悲风,旌旗惨澹中。

卫青持左钺,李广在前锋。

壮士俱亡命,朝廷重论功。

将军承宠诏,天子锡新封。

(0)

拟古十四首·其二

吾观日与月,乃是阴阳精。

彼升此攸降,循环有常经。

万方仰临照,元良则其明。

离躔遂晦蚀,惟辟修德刑。

玄象虽缅邈,人当思戒惩。

(0)

题方尚书所藏晦翁书夙兴夜寐四字

紫阳夫子诲人深,四字亲书重万金。

若使宰予当日见,应忘昼寝惜分阴。

(0)

送教谕李素改除浙江就禄养亲

罗湘振铎十馀年,今又携书上浙船。

梅玉一枝天上赠,蒲帆半幅月中悬。

好披彩服同莱子,莫讶寒毡老郑虔。

他日彤廷重考绩,春风台阁拟超迁。

(0)

题折枝翎毛四首·其一山桃画眉

片片红霞入脸匀,妆成秾艳照青春。

山禽亦有风流意,画得双蛾八字新。

(0)

送吕佥宪之福建

七闽南去路漫漫,又喜承恩戴豸冠。

骢马去时逢雪霁,绣衣行处带霜寒。

遥知揽辔澄清易,惟惜临岐话别难。

翘首云霄雕鹗劲,草中狐兔岂能安。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