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新郎.七夕感怀再用前韵》
《贺新郎.七夕感怀再用前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鹊又填桥矣。满长安、千门砧杵,四围云水。

长记常年茅屋下,佳节团圞能几。

有和病、云鬟挥涕。

纵病倘然人尚在,也未应、我泪多如此。

弹不尽,半襟雨。如今剩有孱躯耳。

便思量、故乡瓜果,也成千里。

谁借针楼丝一缕,穿我啼红珠子。

奈又说、春蚕竟死。

嘱付月钩休潋滟,幸怜人、正坐罗窗里。

风乍吼,粉云起。

(0)
鉴赏

这首词以鹊桥相会的传统意象开篇,描绘了七夕时节长安城内家家户户捣衣声交织,云水环绕的景象,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词人回忆起往昔与家人团聚的欢乐时光,感叹如今佳节团聚已成奢侈,疾病缠身,连眼泪都似乎比以往更多。

上片表达了词人对疾病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即使亲人健在,自己却因病痛而无法尽情表达情感。接着,词人借“弹不尽,半襟雨”形象地抒发内心的愁苦,暗示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凄凉。

下片转向现实的孤寂,词人想象故乡的瓜果虽好,却因距离遥远而无法品尝。他渴望得到一丝丝慰藉,但就连春蚕的生命也走到尽头,令人悲叹。词人恳求月亮不要过于明亮,因为他此刻正独自坐在窗边,承受着风雨的侵袭和情绪的波动。

最后,词以“风乍吼,粉云起”收束,描绘出狂风骤起、云雾翻滚的景象,象征着词人心中的激荡情绪和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七夕这一传统节日,寄寓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无奈感慨。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夏日山居好十首

夏日山居好,清风报断梅。
林深蚊却退,山合鸟飞回。
一霎过云雨,数声深水雷。
绕园寻蠹笋,聊以荐山杯。

(0)

春日山居好十首

春日山居好,初春草色回。
小桥帘映柳,野店烛簪梅。
箭茁穿沙出,兰芽带雪开。
从今排日去,连月覆樽罍。

(0)

踏莎偶成三首

玉宇浮丛雁,黄槐带化蝉。
青山一长啸,白日关欹眠。
机断虫虚织,囊空藓叠钱。
去年真可怕,戎马暗山川。

(0)

十虫吟

虫有织绢妨,轧轧鸣窗纸。
山翁卧中闻,谓是机上婢。
瓠花日萧疏,豆叶行披靡。
青灯照夜阑,胡为苦如此。

(0)

题零陵石屏

大山如大国,小山如小邦。
低树无附丽,洪涛恣舂撞。

(0)

次韵答孙平叔感春之作

从教凿石置官场,不怕沧溟地脉伤。
薜荔斸开山鬼泣,莓苔迸出水精凉。
东周以后一春梦,西晋于今几夕阳。
自有青天开豁处,高秋买棹泛苍茫。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