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蓬馆近储胥,红璧东西对直庐。
绵蕝同参台曲议,芸签分校御前书。
朅来憔悴骚人国,随见光华使者车。
庄舄有吟皆病思,赏音徒欲慰顽疏。
当年蓬馆近储胥,红璧东西对直庐。
绵蕝同参台曲议,芸签分校御前书。
朅来憔悴骚人国,随见光华使者车。
庄舄有吟皆病思,赏音徒欲慰顽疏。
这首诗描绘了朱仲隐初入玉学士府邸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文人情怀。首联“当年蓬馆近储胥,红璧东西对直庐”以蓬馆比朱仲隐,储胥喻玉学士府邸,红璧与直庐则描绘出府邸的华丽与庄严,暗示了朱仲隐与玉学士之间深厚的关系。
颔联“绵蕝同参台曲议,芸签分校御前书”进一步展示了朱仲隐在玉学士府邸中的角色与职责,他参与府内的重要讨论,校对御前文书,体现了其学问与能力的卓越。
颈联“朅来憔悴骚人国,随见光华使者车”则通过对比,表达了朱仲隐从一个憔悴的文人到受到光华使者之车接迎的变化,暗示了他在玉学士府邸中地位的提升与生活境遇的改善。
尾联“庄舄有吟皆病思,赏音徒欲慰顽疏”借用典故,以庄舄吟唱表达内心的忧愁,比喻朱仲隐虽身处高位,但内心仍存忧患意识。同时,也表达了对朱仲隐才华的欣赏,希望他的才华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受世俗的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朱仲隐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与期待。
鲤鱼风急系轻舟,两岸寒山宿雨收;
一抹斜阳归雁尽,白蘋红蓼野塘秋。
范侯别久,爱孤松老节,癯而实茂。
碧玉莲峰三岁主,添得无边鲜秀。
月魄澄秋,花光炯夜,还共西风酒。
酒前豪气,切云千丈依旧。
客舍老眼才明,凝神八表,不肯留风袖。
留得惊人三昧语,珠璧腾辉宇宙。
茅屋云门,苍官青士,岁晚风烟瘦。
软红尘里,为予千里回首。
家临千峰翠。幽径重开荆棘里。
小桃花艳,春日盈盈霞绮。
香入骚人碧玉杯,色映游女青螺髻。
带露更娇,迎风尤媚。古有墙东避世。
况似武陵风光美。时时独酌花间,别有天地。
不教扫径看尤好,意欲寻仙从兹始。
岩前白云,石边流水。
天宝年来教春坊,紫云制曲吹宁王。
美人何处窃九漏,耳谱亦解传《伊》、《凉》。
鹍弦转断黄金轴,独据胡床弄横玉。
冶情忽逐野莺飞,十指红蚕迷起伏。
御沟水暖浴鵁鶄,天地久无征战声。
芙蓉杨柳自摇落,岂识黄云边塞情。
西楼今夜月色午,内人思仙望河鼓。
白日萧条凤不来,井梧风动神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