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公国大贤,道德赫已闻。
时出为阳山,尔区来趋奔。
韩官迁掾曹,子随至荆门。
韩入为博士,崎岖送归轮。
韩公国大贤,道德赫已闻。
时出为阳山,尔区来趋奔。
韩官迁掾曹,子随至荆门。
韩入为博士,崎岖送归轮。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韩公的官员,其德行和才智都已广为人知。诗中通过对其仕途变迁的描述,表现了韩公的高贵身份和他的影响力。"时出为阳山,尔区来趋奔"表明韩公一旦外出,就有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追随,这不仅展示了韩公的人格魅力,也反映出了他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
"韩官迁掾曹,子随至荆门"则讲述了韩公被调任为某职位,其子女也跟随到达荆门,这里的“荆门”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个地方名,但在这里更多地表征了一种边远之地。通过这样的描写,强化了韩公的权威和其家庭对社会的影响。
"韩入为博士,崎岖送归轮"则指出韩公进入朝廷成为博士,人们为了送别而来到崎岖不平的地势,这里“送归轮”可能是指一种送别的仪式,也有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在这里,这一行字突出了韩公在学术上的地位,以及他离开时所受到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韩公仕途和人际交往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这位官员德才兼备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层人物活动的一种生动画面。
日日望雪雪不得,地底潜温化蝗蜮。
时将腊尽乃作寒,飞花片片堕我侧。
积不成寸俄晴融,司寒无乃失其职。
君不见,京华十月天,霜凝白野冰填川。
一日二日雪载涂,行人坚冰冻在须。
蛰虫坏户不敢出,夜深冰面跳老狐。
京华厌雪雪不止,江南望雪雪更无。
为问滕六彼何人,使我天公泽不均。
今朝微雪亦可珍,几日县官出迎春。
作诗告天公,盍早沾足用,使来岁大熟无饥民。
汤桓学伊管,此风邈云汉。
师道懈不立,治法日涣散。
堂堂汉昭烈,受教抑气岸。
能求诸葛公,由师卢子干。
少若懵大儒,老靡股肱赞。
帝王重典学,伊傅理一贯。
光武游学时,经术亦潜玩。
孙曹彼何师,颐指气慆慢。
宜以僣窃终,《春秋》书贼乱。